坐禪中的心念特徵:專注、清明、綿密──明海法師與你「無門關夜話」(二十九)

(續上期)

之前我們講到打坐要面對、處理的三個要素:第一個是身體,第二個是呼吸,第三個是心、心念。

身體要正,要鬆,要緩;呼吸要深、要細、要勻;心念,遵照我們老和尚的教導,打坐中的心念,正常的,應該是也有三個特徵:第一個是專注,第二個是清明,第三個是綿密──專注、清明、綿密。專注,是專一,不改變目標;清明是心、心念對所緣對象的了知很清晰;綿密是說,這個專注、清明的心念,能夠有力地相續、不間斷。有綿密這種信念一定會有力量,有力量你才不會被外境左右。不管你用甚麼方法來禪修,講到心念,我覺得這三個目標,應該是具有共性的。

當然反過來說在禪坐中,可能障礙我們的問題也在這裏。不能專注,心會很散亂;不能做到清明,心會很昏沉;不能做到綿密,中間經常被打斷。這種心,就像風中的蠟燭,燈光很微弱,可能會被風熄滅掉。當然這種訓練,需要時間、功夫的積累,功夫積累到一定時候,一些特徵才會呈現出來,所以古人說,就像射箭一樣,「如人學射,久久方中」,久而久之自然能射中那個靶心。因此我們在禪坐中,要不斷地調整這個心,就像射箭,如果往左偏了往右糾正,往右偏了往左糾正,如果往上偏了往下糾正,往下了你要往上糾正。在這種調整和糾正之中,是一種甚麼力量在起作用呢?就是我們的心有正念的力量,正知,正念。正知就是如實知,我現在是怎麼樣,我現在偏左了,要往右調,我現在右了,要往左調,所以調心是一個非常精細的工作。

專注是基礎,如果沒有一定的專注,後面的工作都談不上,這就是我們講的止觀雙運中,要先有止才有觀,觀是觀察。我們不管用甚麼方法禪坐,我們的心都會緣一個對象,緣佛號,或是緣一個話頭等,所以先要在我們的心念緣這個對象的過程中培養專注的力量,不斷地抓它,終於能抓住了。專注的力量有深淺,依宗門的用功不大重視深度地訓練這個專注,深度的訓練就是禪定了,只是一般層面的訓練,可能還到不了初禪呢!

通常在靜坐中,很多人都能體驗到短時間的專注和一定程度、比較淺的專注,真正的專注出現的時候,身體就是放鬆的,恰恰身體不是緊張的,呼吸是深長的,而心念就像被一個吸鐵石吸住了,不用太費力就能專一在目標上,通常我們在靜坐中都會體驗到的。僅僅是這種膚淺的專注,你就已經能體驗到一定的禪悅了,已經能讓你很舒服了。

一定的專注會給我們身心帶來愉悅,我相信這大概也是許多人喜歡坐禪的原因之一,但是如果你是因為喜歡坐禪帶給你的那種愉悅而來坐禪的話,那你又錯了──你的目標錯了,發心錯了。這種愉悅固然能讓我們有信心,但是它不應該成為坐禪的目的,不能成為我們的發心。貪著於靜定帶給我們的愉悅,是修行的一個偏差。我們真正的目的,最後是要用在觀察上,觀察就需要清明,需要綿綿不斷。

有的人可能在禪坐中會有各種各樣的體驗,比如說心裏空空的,好像坐在一團白色的光芒中,這些都是一時的境界,你千萬不要以為怎樣。我們這個意識有很多境界。打個比方,就像我們早上看到初升的紅日,那一種由視覺帶來的印象,也會在我們的意識上形成相應的感覺,或者皓月當空那種視覺景象,也能在意識上形成相應的感覺,所以在一定的因緣下,也會有像空空如也呀,一片光明啊這樣的意識境界。這個所謂的因緣包括你的身體狀態,包括可能你正好坐這一支香的時候,用功用得比較好……裏面有很多的因緣。為甚麼有的人坐這支香腿很痛,下一支香就不痛了,奇怪!有的時候你會發現,這支香你不能專一,下支香很專一,這裏面因緣很複雜,千頭萬緒。

諸多的因緣裏面身體是很重要的。如果今天晚上吃飯吃多了,那你的養息香坐的效果可能就差了。雖然今天晚上吃得也多,但是你的消化特別好,腸胃很好,可能仍然不影響你的養息香,使你能進入到你覺得很好的境界裏去。你看,吃飯,這是個因素、是個緣吧?如果你進禪堂以前,接觸到一些與修行無關的資訊,你的這一支香可能不好靜下來,這是個緣吧?也可能你在進禪堂以前,有人跟你講到一些讓你很愉悅的話,就這樣一個緣就會使你在這一支香上座以後可能有很好的體會,為甚麼?因為你心裏有一點點喜悅,這也是緣,所以這裏的緣是無限的,很多。有些我們能用凡夫心瞭解到,有些我們甚至都瞭解不到。

在各種因緣裏面,還有一個重要的緣,就是我們的意識。我們的意識對佛法的見解和認知的水準會在靜坐中不斷地造作、作意,使你按照你的理解塑造某種境界,再加上其他的因緣就可能使你體會到剛才講的空空的、一片光明等境界。你以為是怎麼了,其實不是甚麼。

凡此種種我們都不能執著。那些都不是甚麼。說到底,在坐禪中最核心的就是觀察和思維,再沒有別的了,但是觀察和思維的前提是要有專注力。對我們來說,禪坐中的觀察是沒有止境的,你覺得你沒有妄想,其實你有很多的妄想。我們整個的生命就是一條河流,是由無數的妄想的種子、無數的妄想構成的。有很顯眼的,也有很微細的妄想,有潛伏在下面的,也有浮在上面的妄想。所以為甚麼我說,當你有了專注以後,對自己的觀察應該是無止境的,原因在此。當你真正能靜下來,真正把粗的妄想歇下來再深入觀察的時候,你就能發現,心靈的河流,有很多的流水,從來沒有停止過。包括我們的身體,以及我們關於身體的感受,在深入的觀察中,最後你也會發現,那也都是一些妄想而已。這個色身是一堆妄想,或者說色身這個法呈現出來,是與我們連綿不斷、強有力、微細的妄想支流分不開的。至於我們每個人心中潛在的貪、嗔、痴、慢,以及每個人的個性、性格,還有過去生活中積壓的情結就更多了。

這樣一個觀察的過程,恰恰是一個淨化的過程。在觀察中我們的心得到淨化、提升,我們的生命得到蛻變,就像洗澡一樣。如果觀察、專注的力量夠,你的信心將會增長。因為你從這專注和觀察的力量中,獲得了一些主動權。甚麼叫主動權呢?一直以來,我們就像大海上的一葉小舟,是被海水漂著的,被動的,在禪坐的專注和觀察中,我們能感受、體驗到越來越多的心靈空間、心靈自主,這樣我們的信心就增長了,那麼心力也會增強。

這是講坐禪中的心念,請大家記住老和尚的教導:專注──現在可能這是我們主要的問題了,清明──清明是觀察清晰,綿密。

(待續)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