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凌雲寺山門上的對聯

香港三大古刹之一,已有六百多年歷史的凌雲寺在兩年前建造了一座全新山門,取代了過往古老的石門,讓人眼前一亮。新的山門上寫有一副對聯,是為:

動靜一如不離阿蘭若處

圓通自在終歸無所得心

今天筆者試試與諸君讀者一起參參這副對聯的意思。首先,我們看看幾組充滿禪意的片語。

動靜一如

假若我們在行住坐臥都不被境界所轉,不被妄想所干擾,這就是「定」。定力就是動靜一如。動的時候,不被境界所轉,這就是靜。靜的時候,不被妄想所擾,這就是動。正所謂「動不礙靜,靜不礙動;動就是靜,靜就是動,動靜不二」。動與靜,不需強加分別,動如靜,靜如動,動到極點又該靜了,靜到極點又該動了,兩者其實沒有甚麼分別,都是一個根源,動靜不二,這樣的功夫打成一片,「定」就會現前了。所以說,動靜一如才是真定。靜生智,定生慧,言下之意,只有當一個人心靈沉靜,心無掛罣,定力才能強大,智慧也會由此而來。

我們在無量劫以來,就有很多障礙,所以一天到晚煩煩惱惱,妄念紛繁,心裏總是不平安。制心一處,就是把心專注在一處,心就不散、不亂,一心不亂,動靜一如,才是真定,才能生出無量智慧,效果就很不可思議。

凌雲寺山門
凌雲寺山門

阿蘭若處

「阿蘭若」源自梵語araṇya,原意指森林,引申為「寂靜處;空淨處」的意思。《大智度論》曰:「是故受阿蘭若法……遠離者,最近三里,能遠益善。」《佛說十二頭陀經》曰:「阿蘭若處,十方諸佛皆共讚歎,無量功德皆由此生。」

由此可見,「阿蘭若」是指遠離喧鬧的寂靜之處,很多時是指山間或森林。自古以來,高僧大德都是把寺院建於「阿蘭若處」,此乃寂靜之處,有利於修行,所以,「阿蘭若處」也成為了僧人所居住寺院的代稱。

圓通自在

佛法修行有八萬四千法門,《楞嚴經》二十五圓通告訴我們可以用耳根、眼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來修,而觀世音菩薩就用耳根來修。《楞嚴經》中的「耳根圓通」,是一種通過內在音、內在光來修禪定以求得自在,進入至高無上、清淨妙樂的寂滅境界的方法,那是一種觀音法門。

無所得心

佛法的體驗該從何所得?這是每個學佛的人都必然關心的問題。南懷瑾先生說過:

「你們以有所求之心而來,求個甚麼呢?無非求菩薩保佑、靠他力加被,希望自己得益罷了。這種觀念,同做生意、求名求利的觀念沒有兩樣,等於找個富貴人家作為靠山,賴其權勢討些便宜而已。這絕不是真正學佛所應有的心態。這是一般宗教的心理。宗教是依他性的,不管找個上帝也好,覓個佛陀也罷,都在尋找一個對我有利的物件,就好象做生意謀利生財一樣,自己有了煩惱和痛苦、畏生死、怕困難,萬事解決不了,便想把一切交給另外一個超越的力量來承擔,大家試想想看,這是真正的佛法嗎?佛法會是這樣嗎?!再說你念佛想往生西方,往生西方又所為何來?只因佛說西方有個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在那裏成佛了,而我們這個世界上的人,智慧不夠,根基淺,業力重,你發願死後往生彼處留學,將來可明心見性,成就菩提。但那是個方便法門,往生後仍有大事在啊!千萬不可以錯認那是學佛的終點。」

因此,佛法的體驗,是以「無所得心」來修證。如果以有所求之心求清淨無為之果,以有所得之心求無所得之法,只會更遠離佛法,與佛法背道而馳。「如果有求就有得,那是邪道,」南懷瑾先生又說,「而道是要自己心中一無所求,無所處,就是這個道理。」

佛法並不是向外面求來的,而是一個人自己內在的本來面目。所謂「無所得心」,唯有智者內證,諸法無我,心無所住,心裏沒有任何可以駐足那些人間貪嗔癡之處,那便能踏上驗證佛法之路了。

筆者孤陋寡聞,學力尚淺,以上註解或有疏漏之處,惟願藉此抛磚引玉,敬希讀者、專家不吝指正,以不逮。

延伸閱讀:

世界上最美麗的村子不見了

分享:

Picture of <a href="https://www.buddhistdoor.org/author/%e6%bc%94%e7%84%b6/" title="Posts by 演然" class="author url fn" rel="author">演然</a>

佛門弟子。以寫作為生,著作超過兩百種。港大榮譽文學士、理學碩士、佛學研究碩士(優異)學位,並以第一名成績取得浸大語言研究碩士(優異)學位。先後獲得皇仁書院胡禧堂獎學金、浸會大學學術獎、香港編劇同學會故事寫作比賽優異獎、中大青年文學獎季軍、第二屆(2019)香港出版雙年獎、第十五屆(2019)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第四屆(2023)香港出版雙年獎等。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