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六祖壇經》〈般若品〉談「明心見性」

《六祖壇經》的主要思想可以概括為「即心即佛」的佛性論、「頓悟見性」的修行觀、「自性自度」的解脫觀。 [1]

慧能法師在《壇經》〈般若品〉中,講述他對般若的存在特性、作用和獲得途徑的了解。本文將依〈般若品〉的內容,從以下三方面去分析《壇經》明心見性的宗旨。

1.    佛性的存在特色以及它和般若的關係
2.    凡夫不能明心見性的原因
3.    如何才能明心見性 

1.    佛性的存在特色以及它和般若的關係

慧能法師對佛性的看法,是承接由菩提達摩傳入中國的如來藏禪:「含生同一真性,客塵障故。」[2]

不過,他不是曾說過:「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嗎?

佛性和客塵是否無一物?佛又如何直體真常?如何詮釋眾生的如來藏或真如佛性? 依〈般若品〉的內容,我們便可知道慧能法師如何以般若去解說佛性。

1.1    佛與眾生的佛性和般若皆本有,而且無差別

中國佛教的特質在禪,而禪的特質及其精髓在於般若。 六祖當日亦是因大乘佛教般若部重要經典的《金剛經》而有所領悟。「般若者,唐言智慧也」。六祖在〈般若品〉中,多次提到這種智慧是佛與眾生皆本有,這貫徹了如來藏眾生皆有佛性的思想:

「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

「本性是佛,離性無別佛。」

「三世諸佛從中出。」

「本性自有般若之智。」

「三世諸佛,十二部經,在人性中本自具有。」

六祖強調般若和佛性都是反觀自身,不假外求,亦不從外入:

「若自悟者,不假外求。」

「一切般若智,皆從自性而生,不從外入。」

他更引《菩薩戒經》和《淨名經》,作為證明:

「《菩薩戒經》云:『我本元自性清淨,若識自心見性,皆成佛道。』《淨名經》云:『即時豁然,還得本心』。」

另外,般若智並無因不同人而有所差別:

「當知愚人、智人,佛性本無差別。」

「故知萬法盡在自心。何不從自心中頓見真如本性?」

「元有般若之智,與大智人更無差別。」

「般若之智亦無大小。」

既然大家都有平等佛性,那麼,為何還有佛與眾生或者愚人與智人的分別?本文將在第二節探討凡夫不能明心見性的原因時加以論述。

1.2    自性廣大,猶如虛空

六祖在〈般若品〉中解釋「摩訶般若波羅蜜多」:

「『摩訶般若波羅蜜』是梵語,此言大智慧到彼岸。」

又分別談論「摩訶」、「般若」、「波羅蜜多」三字意義。他指出「何名『摩訶』?『摩訶』是大」。不過他隨著不詳談般若如何「大」,反而集中表述自性如何廣大:

「心量廣大,猶如虛空,無有邊畔,亦無方圓大小,亦非青黃赤白,亦無上下長短,亦無瞋無喜,無是無非,無善無惡,無有頭尾。諸佛剎土,盡同虛空。世人妙性本空,無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復如是。」

這是從思想方面,,六祖讚嘆自性的無盡無邊,以「無有一法可得」故能成其大為重點。他更認為「世人性空」,如「世界虛空,能含萬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谿澗、草木叢林、惡人善人、惡法善法、天堂地獄、一切大海、須彌諸山、總在空中」,則自性亦概括現象世界,一切的人和物也沒遺漏。他總結:「自性能含萬法是大,萬法在諸人性中。若見一切人惡之與善,盡皆不取不捨,亦不染著,心如虛空名之為大,故曰『摩訶』。」

慧能法師稱頌般若:「摩訶般若波羅蜜最尊、最上、最第一。」不但「三世諸佛從中出」,而且,如果用般若去修行,「定成佛道」。本文在第三節,如何才能明心見性,會加以詳述般若行的內容。

2. 凡夫不能明心見性的原因

六祖在〈般若品〉中指出佛與眾生或愚人智人雖皆有本無差別的佛性,但是兩者仍不相同,「只緣心迷,不能自悟」。「迷」與「悟」是禪宗再三強調那是愚智分別,甚至成佛與否的關鍵:

「只緣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

「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

「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悟時,眾生是佛。」

至於眾生為何「不悟」?六祖認為有三大原因:

2.1    眾生口念心不行

六祖一再強調修行不可只是空說:

「世人終日口念般若,不識自性般若,猶如說食不飽,口但說空,萬劫不得見性,終無有益。」

「此須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電。口念心行,則心口相應。」
「迷人口說,智者心行。」

「口莫終日說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稱國王,終不可得,非吾弟子。」

「世人愚迷,不見般若;口說般若,心中常愚。常白言我修般若,念念說空,不識真空。」

「迷人口念,念之時有妄有非。」

雖然行動才帶來實際效益是老生常談,但是禪宗對此有特別意義:認為修行不限於平常的宗教活動,不局限在寺院和禪堂,強調修行在日常生活中,正如永嘉玄覺禪師曾說:「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甚至一舉手、一投足都可明心見性,將佛法和世間打成一片,更能發揚大乘佛教入世的精神。

2.2    眾生不能依般若智於一切法不取不捨

六祖在〈般若品〉批評眾生「不悟」,主要因為未能運用般若智,不知「般若無形相,智慧心即是」。「般若」最大的特色是空性,即於一切法須不取不捨,否則,正如他詮釋波羅蜜時所說:「何名『波羅蜜』?此是西國語,唐言到彼岸,解義離生滅。著境生滅起,如水有波浪,即名為此岸,離境無生滅,如水常通流,即名為彼岸,故號『波羅蜜』。」凡夫不是佛,因「著境」而有「煩惱」,只有「離境」才可得「菩提」。

慧能法師稱頌般若:「摩訶般若波羅蜜最尊、最上、最第一。」因為這大智慧的特點是「無住、無往亦無來」; 「悟此法者,即是無念、無憶、無著。不起誑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觀照;於一切法,不取不捨」。「無念」即能使眾生得解脫的般若三昧:

「何名無念?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用即遍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

不過,大家聽了空的道理,很容易有錯誤的理解,產生不同的邪見。

2.3    眾生有邪見

六祖特別提醒大家:

「莫聞吾說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靜坐,即著無記空。」

「又有迷人,空心靜坐,百無所思,自稱為大。」

「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口莫終日說空,心中不修此行。」

他更嚴斥:「此一輩人,不可與語,為邪見故。」或「恰似凡人,自稱國王,終不可得,非吾弟子。」六祖反對只以坐禪或空心靜坐作為修行,因為「若百物不思,當令念絕,即是法縛,即名邊見。」那就不和他主張「於一切法不取不捨」,以及「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一致了。

另外,「迷心外見,修行覓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眾生「若一向執謂須他善知識方得解脫者,無有是處」。因為我們不知「自心內有知識自悟」。 只知向外追求,便是「邪迷、妄念、顛倒」,就算「外善知識雖有教授,救不可得」。

3. 如何才能明心見性

要能明心見性,除了避免以上眾生「邪迷、妄念、顛倒」的因素,慧能法師還有幾種明確的開示:

3.1    修般若行

他強調要修般若行,則要「心量廣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應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來自由,心體無滯」。於「一切處所,一切時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並明白「般若無形相,智慧心即是」。「當用大智慧,打破五蘊煩惱塵勞。如此修行,定成佛道,變三毒為戒定慧」。《壇經》以「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六祖指出:
「悟此法者,即是無念、無憶、無著。不起誑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觀照;於一切法,不取不捨。即是見性成佛道。」

「內外不住,去來自由,能除執心,通達無礙,能修此行,與《般若經》本無差別。」

3.2    持誦《金剛般若經》

六祖極力推崇《金剛般若經》:「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須修般若行,持誦《金剛般若經》即得見性。」他自己便是「聞說《金剛經》,心開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
不過,不是所有人都可接受此經,因為「此法門是最上乘,為大智人說,為上根人說;小根小智人聞,心生不信。」只有「大乘人」或「最上乘人」,「聞說《金剛經》,心開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觀照故,不假文字。」反而「小根」的人,「聞此頓教,猶如草木,根性小者,若被大雨,悉皆自倒,不能增長。小根之人,亦復如是。」

3.3    借持大善知識的助力

雖然六祖本身「於忍和尚處,一聞言下便悟,頓見真如本性。」但是他認同大善知識能幫助「若自不悟」的眾生。我們「需覓大善知識,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是善知識有大因緣,所謂化導令得見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識能發起故。三世諸佛、十二部經,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須求善知識指示方見。」他自己體悟後,「是以將此教法流行,令學道者頓悟菩提。」而在〈般若品〉篇首,他已說:

「世人[…]只緣心迷,不能自悟,須假大善知識,示導見性。[…]吾今為說摩訶般若波羅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

六祖一方面鼓勵「後代得吾法者,將此頓教法門,於同見同行,發願受持,如事佛故,終身而不退者,定入聖位。然須傳授從上以來默傳分付,不得匿其正法。」另一方面,他提醒大家要擇人施教:「若(對方)不同見同行,在別法中,不得傳付。」因為這樣會「損彼前人,究竟無益。恐愚人不解,謗此法門,百劫千生,斷佛種性」。

3.4    剎那頓悟

六祖的禪風是屬南宗禪頓教,他主張:

「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

「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悟時,眾生是佛。」

「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

「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

由凡夫變成佛,關鍵在於能否「起正真般若觀照」。若能「一剎那間,妄念俱滅。若識自性,一悟即至佛地。」又說,「悟無念法者,萬法盡通;悟無念法者,見諸佛境界;悟無念法者,至佛地位。」

總結

六祖在《壇經》的〈般若品〉講述有關明心見性的種種情況,我們是否可以全盤接受?是否只是他個人的體會?抑或是世間或出世間的真相?正如禪宗一向強調其宗派不立文字,六祖慧能大師也說:「諸佛理論,若取文字,非佛意也。」文字上的道理, 永遠只是語言概念,正如指月的手指,它的作用在於提供指示,我們只有通過修行,才能體證真理,才能有機會見到月亮——明心見性。

慧能法師綜合了前人的經驗,加上自己獨特的創見,令禪宗成為印度本土以外唯一既符合佛陀本懷又消融中國哲學思想的佛教宗派。其見地和修行方法,開創了佛教發展的新天地,對世界佛教思想史貢獻良多。

參考書籍、文章

1) 書籍 

賈題韜: 賈題韜講《壇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1月)
覺慧居士:壇經禪心 (香港:世界出版社, 2007年7月)
呂澂:中國佛學源流略論 (台北:大千出版社, 2003年3月再版)

2) 網上文章

印順法師: 『中國禪宗史──從印度禪到中華禪』
http://www.yinshun.org.tw/books/32/yinshun32-00.html
胡春業(《嘉定佛教》雜誌): 中華禪宗的根本心髓
http://www.shaolin.org.cn/templates/T_newS_list/index.aspx?nodeid=149&page=ContentPage&contentid=7446
宣化上人: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www.s6law.com/99life/law-book/六祖法寶壇經淺釋.doc
徐恒志: 有關佛性答問
http://book.bfnn.org/books2/1512.htm
聖嚴法師-大法鼓 0579: 禪宗不立文字與公案
http://www.youtube.com/watch?v=123DdznVBSs
佛光大辭典http://etext.fgs.org.tw/etext6/search-1.htm
一行佛學辭典搜尋 http://cbs.ntu.edu.tw/dict/
 


[1]鍾芒主編,陳秋平、尚榮編譯:〈前言〉,《六祖壇經》,第iii頁

[2]參考印順導師: 〈中國佛教與印度佛教之關係〉,《中國佛教論集》,第37頁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