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尋常的晚上,他和父母享用晚餐,一家三口有說有笑,樂也融融。他的母親突然注意到電視節目上提到的青少年失業問題,就對他說:「嘉明,你打算考哪間大學?」
「……」霎時,大家沉默了,他支吾以對,不知怎樣答才妥當。
「怎麼了?」母親追問,父親也開始注視嘉明,彷彿期待他給出什麼好答案來。
「我……沒多少信心考上大學……」他答道。
「什麼?你難道打算一直坐在家,呆足一世啊?」母親激動地說。「那麼,即是無希望啦!」
「我……」嘉明低著頭,無語了。此時,父親皺著眉,一臉不屑。
「你不如現在就退學啦!還讀什麼書啊?反正都沒用的!不要浪費納稅人的錢吧!」母親咄然地道。
聽罷,一個十五、六歲的大男孩哭了,淚珠緩緩地從眼眶裡流出來。
「我真希望你好好想想自己的將來……長這麼大了,還哭什麼?別哭吧!快吃飯!吃過飯回房溫習!」父親插口,似乎要作個總結。
大家聽了嘉明的故事後,不知道有什麼感想呢?為人父母的你,也是這樣教訓子女的嗎?作為子女的你,又有類似的經歷嗎?這是真人真事改編的一段對白,當初我聽到的時候,是挺震驚的,心想:這是我們社會所教導我們的嗎?
首先,正如筆者在〈從「放榜」說起〉所言,公開考試往往否定了那些成績不好但有其他技能的年輕人,然而考試和學業絕不是代表一切的。每一年,大學學位只有一萬多個左右,而考生卻達幾萬人,換言之能考上大學的只是少數,而不能考上大學的則是多數。如此言之,難道多數人都是沒用的?難道沒上大學的人都是沒出色、沒前途的?顯然不是吧。就算學業成績不好的人,依然可以活得精彩!
誠然,父母望子成龍,是理所當然的事。可是,父母的一言一行,也都深遠地影響著子女,負面的一句話足可以令子女崩潰,正面的一句鼓勵卻可以給予無限的動力。也許,嘉明的父母,永遠不知道他承受著多大的壓力,永遠不知道他對人歡笑背人愁,永遠不知道他多麼害怕辜負了父母的期望。他並不是一個學習能力高的孩子,卻一直努力溫習,希望考取好成績,符合父母的要求。可是,他雖然總是逼自己去學,卻始終做得不好,父母不知就裡,有一次更大罵他「不著緊」,這使他跑了出屋外,對著夜空,痛哭喊冤道:「我這麼用心去做,你卻說我不著緊……現在我不要讀書了!你們都開心啦?」
很多父母都疼惜子女,卻口硬心軟,老是斥責他們,甚至惡言相向,不惜侮辱他們,損害他們的自尊,其後果不堪設想。筆者以為,疼愛子女、教導後輩,不應離佛陀之教育而行,應以給予喜悅(慈)、減輕痛苦(悲)、為雙方帶來幸福(喜)和同理心(捨)為教導的原則,堅持和平、理性、非暴力地誘導與教化。
一行禪師其實說得很對:「慈,不是給你愛的人不需要的東西。你必須要明白他的情況,或明白你所提供的東西會不會給他不快樂。沒有理解,你的愛就不是真愛,你必須要有諦觀,去明白,去理解你所愛的人的需要、渴望及苦難。」(參見《你可以,愛》)
因此,我們疼惜子女,就要清楚瞭解子女的需要和意願,而不是將自己的想法強加在他們身上。如果,嘉明的父母,願意聽聽他的想法,理解他的能力和興趣,他的的生活會不會沒那麼痛苦?他的壓力會不會少一點呢?答案很明顯吧!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