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佛陀說,布施有四種層次,像農田有肥沃貧瘠之別,收成也不一樣⋯⋯

圖:Pixabay
圖:Pixabay

佛教十分重視布施結善緣,歷代大德發菩提心、行菩薩道者,都會以布施結緣作為度化眾生、弘揚佛法的首要方便。而我們修習布施法門,也可以改造慳貪的性格。

在《法句譬喻經》中,佛陀說明了布施的四種層次。這就像農田有肥沃貧瘠之別,收成也不一樣。

《法句譬喻經》是漢譯譬喻佛典中較早期的一部,是根據《法句經》的偈語而鋪展開來的經典。當中記載了不少佛教故事、寓言等。

經中說,佛陀住世時,曾經在舍衛國精舍之中,為天人說法。那時候,舍衛國中有一位婆羅門長者名為藍達,家中資財多不勝數,富可敵國。

藍達長者為了獲得良好的名譽,用五年的時間廣行布施。共有五千多位婆羅門受惠,獲得無數珍貴的醫藥、飲食及衣物。他們為了回報藍達,便祭祀諸天四山五嶽星宿,為他祈求無量的福報。

到了五年大布施的最後一天,藍達設立大齋會,向各方鬼神、國王、大臣、梵志、貴族布施海量的珍寶,包括七寶服飾、鹿皮大衣、牛馬羊車、金鉢銀鉢、床榻席薦等。與會大眾看到這麼多寶物,無不大為歡喜,笑逐顏開。

那時候,佛陀正在精舍說法。他得知藍達的事情後,便嘆道:「藍達布施那麼多珍貴的財物,卻只能得到微薄的福報。如果不立即教示,他就會遠離正道,無法得到真實的利益了。」

於是,佛陀專程前往度化藍達長者,放大光明,普照與會大眾。眾人看了,便頭面著地,至誠頂禮佛陀。

佛陀見眾人都有虔誠心,便開示布施法門:

「布施有四種。是哪四種呢?就是一、施多得福報少,二、施少得福報多,三、施少得報亦少,四、施多得福報多。就像農田有肥沃貧瘠之分別,收成也有所差別。

「甚麼是施多得福報少呢?就像有些人以殺生的方式來祭祠,或將財富花在飲酒、歌舞上,這樣就無法增長福報和智慧。

「甚麼是施少得福報多呢?例如以慈悲心供養精進修行、德行兼備的修道者。這樣,即使布施之物不多,卻有很大的福報。

「甚麼是施少得報亦少呢?例如以慳貪之心,布施給身、口、意行惡之人。

「甚麼是施多得福報多呢?例如有賢者體會到世間無常,於是以清淨心布施錢財,建造塔寺,並供養三寶衣食、臥具、醫藥等。這種清淨圓滿的布施,具足無上福德,就像五河流入於大海,福報之流世世不斷。 」

藍達長者及與會大眾聽聞佛陀開示後,都十分欣喜,心開意解。此後,藍達一家大小都受持五戒,發願精進修行;國王和大臣則受持三皈依,在座多位婆羅門亦開始修學佛法。

圖:Pixabay
圖:Pixabay

修行布施波羅蜜

布施是六度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之一 。在佛教中,除了金錢上的布施之外,還有法布施(提供知識、技術和佛法),以及無畏布施(讓他人安心,減少恐懼和掛礙)。

印順導師解說,布施功德的大小,是依動機、對象,以及布施的事物而分的。甚麼是不如法的布施呢?例如不好意思拒絕而勉強布施,心痛不捨;或是希望透過布施,換來消災延壽、逢凶化吉的果報;又例如因為受了人的恩惠,所以現在以還債的心態去勉強布施;或是在布施時,希望別人會報答他;也有的是自己並無布施的意欲,只是世代或父母傳下來,因此照例行施;甚或為了獲得名譽,這才布施。[1]這些都是動機不純正(沒有悲憫與尊敬心)的布施。

若是只為求自我利益而布施,便難以增長福德智慧;相反,如能以恭敬心、慈悲心、歡喜心,甘心樂意地布施,便能與菩提心相應,為自己及大眾開創光明的未來。所以佛法還是以心為重,貧人一錢一果的布施,不一定不如富人十萬百萬的功德呢!

綜上所述,修行布施波羅蜜,可說是為自己及他人創造善的因緣,同時也累積善的業報與福報。

延伸閱讀:
「棟篤笑」可以拯救世界?區焯文導演專訪:笑是最好的布施,人人都可以是「說笑之人」


[1] 印順導師《成佛之道》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