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資訊網路一向平行沒有交集的美容,有一天破天荒的來了一封沒有標題主旨的E-mail(還是沒搞懂怎麼善用網路),和我分享她清晨誦《佛說無量壽經》的心得。
美容的信裏這樣寫著:佛經說,在家人「有田憂田,有宅憂宅,牛馬六畜奴婢錢財衣食什物,復共憂之。⋯⋯無田亦憂欲有田,無宅亦憂欲有宅,無牛馬六畜奴婢錢財衣食什物。」想想自己,好像就是這個樣子了,沒有的時候,努力的追求;擁有的時候,害怕失去,人生,就在憂患中度過,想想真是悲哀。
美容的話讓我想起,有一次在帶領讀書會時,我問大家,有錢以後的人生就沒有煩惱了嗎?成員中馬上有人接著說:「還是很煩,有了以後擔心會失去。」是的,擁有總是害怕失去,一切有為法都在生住異滅的遷流變化中,人生,沒有永恒。
既然有也煩惱,沒有也煩惱,那麼甚麼樣的生命存在,才會真正的身心自在?常常聽師父上人開示提到:「享有比擁有好。」一旦擁有,有一個「我」在,我的家人、我的財富、我的事業等等,因為有「我執」,就會有「我所執」的對象,得到就會害怕失去,也因而患得患失,尤其面對愛別離時,更是痛苦不能自己,無所適從。可是,如果從宏觀的視野去看世間,空氣、陽光、公園、和風,乃至宇宙虛空,一切現澄澄的事事物物都是我們可以歡喜享有,對於物生物變的自然原理,也就能坦然面對,隨緣自在了。
怡然自得的享有天地自然的一切美好,東晉田園詩人陶淵明辭官歸里「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生命哲學從古至今是為美談,同時體現生命可以有一種更超然的態度而自處,若求溫飽,千棟房屋不過一張床,萬貫家財不過三碗飯,何必為五斗米折腰?若求仕途通達,勢必要在腐壞的官場扭曲人格存活,因此以《歸去來辭》明其志:「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與妻子翟氏過著「躬耕自資」的生活,「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簷,桃李滿堂前。」過著回歸自然的生活,與草木共舞,與天地共存,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的知足常樂。
深入經藏,智慧如海。我們活在貪瞋痴中,在苦而不知苦,若能時時親近善知識,聽經聞法,開發自我的般若智慧,必能日日新,苟日新的活在蛻變、昇華的喜悅中。
編按:原文刊載自《人生是過堂》,佛門網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