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觀「臉書」?梁文道談 Facebook 上的討論情緒

有沒有想過,一個活在450年前的莎士比亞時代的農民,一生接收的訊息竟是我們現在一天收到的資訊量﹖你又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在一個沒手機沒臉書的八十年代,一般人用於溝通的時間竟只有半小時﹖著名傳媒人梁文道最近在講座中與年輕人分享「佛法與批判思考」,佛法與批判思考原來有很多相通之處,怎樣把這種精神融入到你臉書上的生活﹖這個講座或能給閣下一點啟示。

梁文道對比了古今人和人之間的溝通︰「古時說『家書抵萬金』是至理名言,那時代若要把信由西域送抵西安︰『我到西域了,你在那邊安好﹖』從寄出到對方收到,然後回信『我很好。』這就要需時七、八個月,即使對方在過程中身故也不會得知。」自從有了電話、手機、電郵和臉書等科技發明之後,讓溝通更方便。大家有沒有發現,我們的生活反客為主地被工具主導了﹖

從來我們發明一種工具,主要是為了滿足需要,像我們發明手機是因為有溝通需要。以理論上來說當溝通需要被滿足了,該需求就會被降低,但從現實上來說,就不是那麼簡單的。梁文道指出︰「以前在公事以外的時間講電話一般大約是半小時,你現在每天用多少時間和人溝通﹖」想想我們每天都要回電郵,在臉書上給意見、讚好,在溝通上花費的時間遠遠超過了半小時。這代表了什麼﹖梁文道一針見血道出︰「這意味著工具的出現,實際上擴大了而非滿足了你的需要,當中很多的溝通和聯絡是被刻意製造出來去填滿工具的。」


今天的分享變廉價了﹖

他舉例,前陣子有位內地朋友即時分享自己到西貢品嚐海鮮的消息到微博,稍後又看到朋友當晚回到酒店時,感到身體不適的更新,朋友們紛紛問候︰「隔天我登上微博時,發現他在凌晨時分肚瀉了幾次,每次都有更新,最後的消息是他去了看醫生。」梁文道認為,原始意義下的「分享」,都意味著那些是很有價值的東西,他不禁反問︰「你肚痛和肚瀉的過程,對其他人的意義在哪裡﹖」這個時代,分享被濫用了,變相廉價了,當我們的指頭比頭腦要迅速的時候,是否應反思我們用手機的主要用途是什麼﹖我應該分享什麼﹖

這樣的反思其實已運用了佛教和批判思考的精神。批判思考有一個很有趣的特色,就是當面對重要問題時,要和身處的世界有點距離感和空間。這點和佛教思維有異曲同工之妙︰「若以佛法看一支筆,它是由筆蓋、筆桿、墨水所組成,再把這些組成部分再分解,透過這種不停後退的思考,到最後會發現其實什麼都沒有,每個部分其實是互相依存的,根本沒有真正的獨立存在,這就是佛教所說的『無我』和『無自性』。」


訊息背後被牽動的情緒

現時電子媒體,充滿很大量的訊息,來不及過濾,就要做出反應和判斷。「有時我沒時間看完,先LIKE (讚好)了先,那個LIKE 有多LIKE﹖」梁文道指出,急速做反應,很多時牽帶了很多情緒問題,像前陣子中港群眾為小孩街頭便溺問題產生矛盾,幾天後有則碧咸兒子原來也曾在香港街道上小便的新聞在內地網上瘋傳︰「其實那則新聞是假的,但大部份網民都不像傳統媒體那樣嚴謹對待每則消息的來源和真偽,先傳了再說。」這些訊息背後帶著情緒,傳遍了互聯網,並挑起了很多情緒的議論。

佛教的八關齋戒當中有「不觀歌舞」,因為歌舞能挑動情緒,三毒貪嗔癡等情緒便會接著生起。學佛的人很留意自己的情緒,如何在臉書的一片爭議之中保住情緒,不被挑動和刺激﹖梁文道早關了臉書、沒有微博帳號,每天只談三小時的電話,實行「不觀facebook」﹗但他坦言一般人難以實行︰「我們今天身處的世界,讓我們以『不觀歌舞』方式的隔斷產生很大困難。」梁文道認為,我們要學習如何不帶情緒地閱讀和思考,當發現某個訊息讓你產生情緒,便要去檢視這種自己和情緒之間的關係。「很多正在生氣的人並不知道自己的情緒,當你察覺到自己在生氣的狀態之中,你才能把自己和情緒隔斷。」


換位思考 轉移嗔忿

除了以批判思維檢視臉書上的訊息,佛教也有一種饒富趣味的技巧去看對方的觀點,那就是換位思考──想象你完全變成對方,在當中會比較容易轉移嗔忿的情緒。很多喜歡作批判思考的人,也會有種傾向,喜歡辯論是有趣的。怎樣才算是有趣﹖「就是覺得原來對手都好『勁』﹗有時候對方一些很有見地的看法,嚴重挑戰了我本來的看法。這樣的辯論才有挑戰性。」梁文道笑言,他很喜歡在網上看批評自己的文章。他會代入對方的角度,怎麼別人會這樣想﹖如果對方提出的論點不夠鋒利,更可以從對方的角度來完善對方的論證,讓對手更厲害﹗「這才真正有辯論和對話的趣味﹗」


伸延閱讀
2013 TEDxJingAn 梁文道「互聯網時代的自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gCAsrJos6U

梁文道談領袖才能與溝通技巧培訓課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9AL3UzlaL4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