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一行禪師教導與修習的初遇與深化(一)

上一篇文章中,我談及了初次接觸佛法以及對其產生濃厚興趣的經過,並提到我是如何構思和發展出我的博士論文研究 “Mindfulness, Interbeing and the Engaged Buddhism of Thích Nhất Hạnh”(中文可譯為《一行禪師的正念修習、相即教導與入世佛教》)。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我是如何開始修習正念,以及如何接觸到一行禪師的教導和修習;這些經歷對我的研究焦點有著重要的影響。

2004年,我在香港大學修讀佛學碩士期間,修讀了一個名為“Mindfulness, Stress Reduction and Psychotherapy”(中文可譯為「正念、減壓與心理治療」)的課程。這個課程以喬·卡巴金(Jon Kabat-Zinn) 於1970年代尾創立為期八星期的「正念減壓」(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簡稱:MBSR)課程為基礎。教授內容包括靜坐、身體掃描、伸展運動、以及旨在提升對身心自我覺察的各種技巧。每位學員需至少花八星期的時間,每星期六天,每天至少45分鐘進行這些正念修習。我就是通過這個課程首次接觸到正念修習。

MBSR是一個需要每天投入相當時間的正念訓練課程。然而,它對我產生了深遠的正面影響。事實上,如果我沒有修讀這個以修習為主的課程,我的佛學碩士將不會如此深入且豐富。正如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真正的轉化需要投入到修習當中;僅僅文字上的分析和研究是不足夠的。

除了學習正念外,這個課程還需要學員完成閱讀和功課。課程參考書單中的一本書“Anger: Wisdom for Cooling the Flames” (中文版譯為《你可以不生氣》),是我讀到一行禪師的第一本著作,也因此認識了這位偉大的禪師。這本書的內容簡單易明,讓我更深入地理解了憤怒的本質,以及如何透過正念來轉化這種強烈的情緒。然而,當時我不太了解這種簡單直接教導的實用性。因此,雖然這本書引發了我的思考,但並未激起我去閱讀禪師其他著作的興趣。

課程還介紹了一首在一行禪師的世界各地寺院和正念修習中心常用的歌曲。這首歌名為「吸進來,呼出去」,是禪師修習中的一部分。它由簡單的旋律組成,並配有與歌詞相應的簡單手勢。歌曲前半部分的歌詞是:「吸進來,呼出去,好似盛開一朵蓮花,我清涼如一滴露,一如高山屹立不移,像大地一般穩厚,我自在。」 我覺得這首歌像兒歌一樣,比較適合幼稚園的小朋友,而不是成年人。雖然我跟著歌唱和做手勢,但內心實際上並不情願。  

一行禪師在帶領坐禪時,會使用簡單重複的語句作為禪修的指引;這些引導語句配合我們的呼吸,以幫助維持正念。修習開始時,通常會使用以下語句:「吸氣,我知道我正在吸氣。呼氣,我知道我正在呼氣。」之後,這些語句會簡化為關鍵詞:「吸氣,呼氣。」

然而,在課堂上學習這個修習時,我並不覺得它對我的修習有任何幫助。聽到這些引導語句後,我心想:「甚麼?吸氣,我知道我正在吸氣?呼氣,我知道我正在呼氣……?」我只想著這樣的說法有多無聊。結果,我無法專注於呼吸。課後,我再試了這個修習好幾次,但每次都無法集中於呼吸上,只是在質疑這些引導語句的有效性。這些語句似乎成為我修習的障礙,而非幫助。

這些就是我最初接觸一行禪師的教導和修習之經歷。正如所描述的,我對那些教導和修習並不感興趣。因此,我主要按照MBSR的指引修習正念,並閱讀其他作者關於正念修習的書籍。

直到2007年4月的一天(即兩年多後),我看到了關於一行禪師將於5月訪問香港的海報。在香港期間,他將舉辦一個為期五天的正念禪修營、一天的正念日和兩場公開講座。不知為何,我內心有種強烈的感覺,認為應該更深入了解這位著名的禪師。能親身見到他這個難得而寶貴的機會,似乎是最好的方式。因此,我決定參加他在烏溪沙青年新村舉行的一場公開講座。   

在講座舉行的大禮堂裏,一行禪師的僧團首先進入會場並坐在舞台上。其中一位法師使用前述的引導語句(以及類似模式的語句)帶領了一段簡短的坐禪。隨著坐禪開始,儘管心中仍有些雜念,但我對那些語句的懷疑似乎意外地平靜下來了。我心生好奇,為甚麼這次的體驗與我之前對那些引導語句的抗拒如此不同。  

接著,一行禪師緩緩進場。當時觀眾席上人很多,而我的座位離舞台相當遠。即使如此,我仍能感受到禪師的莊嚴與安詳。在講座開始前,一行禪師告知,他的僧團將為大家念誦一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我原本以為會是傳統的佛教誦經,但結果卻與我的預期大不相同!

這段念誦更像是一首歌;它以簡單而優美的旋律,重複用梵語“Avalokiteśvara” 唱誦「觀世音菩薩」的名號。期間,兩位法師分別彈奏吉他和非洲鼓,而一行禪師則用磬伴隨著唱誦。我很驚訝看到吉他和非洲鼓在唱誦中的使用!我從未想過這些樂器會出現在佛教的場合中。

這段念誦融合了傳統和現代元素,超越了文化、音樂和傳統的界限,並且非常療癒和令人平靜。儘管它持續了超過十分鐘,但我一直沉浸在其中。這段念誦的創意和深具衝擊力的呈現方式令我印象非常深刻。

經歷了這次現場的講座,我對一行禪師的教導和修習產生了深厚的興趣。但故事並未就此結束。在講座後的一個月,我觀賞了在香港文化中心上演的《華嚴經》。這是一個以一行禪師的文本為基礎的多媒體舞台作品。在表演開始之前,我就已能體驗到它的轉化力量。這究竟是怎麼回事?期待下次與您分享更多!

(待續)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