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要想出離輪迴諸苦,就要在聞思經書教理時,注重訣竅而實實在在地行持。小事可以累積大功德,即使像掃地、洗碗、洗菜這樣的小事,也可以累積大功德。
不少人有這樣的抱怨:我時間緊,工作忙,沒有時間修行,沒有時間做功德,沒有時間護持常住,沒有時間參加法會,沒有時間⋯⋯總之,沒有時間積累功德,修善積福慧。
其實,學佛本不同於學習某類世間知識。學習世間知識時,我們只是在學這種知識的時候,才想到這個知識,平時可以不去想到它。而學佛本是學會生活,佛法不離生活,生活本身就是佛事。
如果在做生活中任何事情的時候,都本著一片佛心,利樂有情,那麼生活就是我們做功德的道場,每一個我們身邊的人就是常住僧,就是諸佛菩薩。我們做的每一件事就是供養十方佛、十方法、十方僧。
若以清凈心,把我們的真誠投注於每件事中,以侍奉三寶的心來做,這個功德力自然很大。
若是能在做每件事情的時候,發廣大心,作如是想:「讓我的工作,帶給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安康、祥和,讓每一個享受我工作成果的眾生與佛法結緣,願他們都能夠種下一顆菩提種子,因果成熟見佛聞法,畢竟成佛。」那麼,你做再普通的工作,它的功德也是盡虛空遍法界的。
我們的工作也許是忙碌的,但我們的心是清凈的、自由的。如果我們只是為了自己的衣食或妻兒而工作,那麼這個心量不大,所得的利益也是宿命中應得的。
如果我們一念清淨,心中懷著為大眾,為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的心去做,那麼這一念的功德力便是盡虛空遍法界,是不可估量的。
例如一位清潔工,他的任務只是把他所分管的那段道路打掃乾淨。如果他只是為了自己的家庭而做清潔工作,做得再好所得的也只是人間的福報;如果做清掃的時候,他這樣想:「我每掃一下,都在清潔所有有情眾生的心地,清掃出一片佛國淨土,讓每一個行走其上的生靈,皆得種下一顆成佛的種子,使他們悉皆成佛。」
因此說功德的大小、功德的做法,不在於形式,而在於至真、至純的一念之間。只要心到了,那麼再小的事情,也有無量的功德,因為你的心量有無限大。可見,只為一日三餐而工作,那只得到三餐的好處;若為盡虛空遍法界的有情眾生而工作,那就得到盡虛空遍法界的功德。
轉載自赤峰萬佛寺:
https://mp.weixin.qq.com…K6hM9CDArA
延伸閱讀:
在服務中修行——專訪法鼓山讀書會帶領人陳梓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