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期間,筆者與家人回鄉探親,期間遊覽了位於廈門五老峰下的千年古刹南普陀寺。南普陀寺為閩南的佛教聖地,始建於唐朝末五代,當時稱為「泗洲院」。宋朝治平年間(1064-1067年)改名為「普照寺」;元朝時被廢寺;明朝初年,寺院荒蕪;明末清初,普照寺毀於兵亂戰火中;直到清朝康熙二十二年(1684年)才得以重建,並增建大悲殿,殿內供奉觀世音菩薩,寺院並闢為觀音道場,改稱為「南普陀寺」。為甚麼改稱為「南普陀寺」呢?因為寺院與浙江普陀山觀音道場相類比,又因其地處普陀山以南,故易名。與此同時,寺院聘請了臨濟宗三十五世傳人慧日法師駐錫,為重建後開山第一代祖師。
南普陀寺乃依山勢而興建,寺院的中軸線上依序為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悲殿、藏經閣,層層升高,井然有序,雄偉壯觀。大雄寶殿內供奉著三尊佛像,居中的是本師釋迦牟尼佛,西邊為阿彌陀佛,東邊則為藥師佛;阿難、迦葉兩尊者及梵天釋帝立像佇立一旁,莊嚴肅穆。
寺内寶殿體現了閩南寺廟的建築風格,石柱綠瓦,雕樑畫棟,精雕細琢,特別是寶殿上的屋頂,裝飾繁縟,色彩鮮豔,除了吸收了中國傳統建築文化元素之外,還加入了閩南特有的「剪瓷雕」藝術風格。
「剪瓷雕」是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它是一種剪黏工藝,用紅、黃、青、白、黑、青花六種彩色碎瓷片粘結在灰泥上,拼成各種豔麗的圖案,勾畫出人物、動物、神獸、花卉、水果、山水、祥雲等裝飾,將屋脊塑成一個色彩繽紛的裝飾體系。
南普陀寺佛殿的屋脊呈彎月起翹,紫燕凌空,正脊兩端起翅呈尖脊,尖脊的樣子似燕尾,其兩端末端分叉成二,故被稱為「燕尾脊」。「燕尾脊」起源於中國古代宮廷建築的鴟[1]尾,既有趨吉避凶之意,也代表了神聖不可侵犯的意思。
幾座大殿的屋脊上皆飾有飛龍。龍,代表至高無上的尊貴,自古以來被視為祥瑞的象徵,同時具有攜水鎮火之意。這些飛龍都是以「剪瓷雕」塑成,造型生動,立體感強,神態逼真,成為了南普陀寺別樹一幟的建築特色。
廈門南普陀寺是閩南乃至全國聞名的佛教寺院,一代高僧太虛、弘一、虛雲等大師均曾來寺傳經弘教。今天,其藏經閣內還珍藏著大量經典和珍貴文物,包括宋代《磧砂藏經》影本、明版的《大藏經》、明崇禎年間(1628-1644年)血書的《妙法蓮華經》、弘一大師手抄《佛說阿彌陀經》,以及唐代銅佛、宋代銅鐘、明代瓷聖何朝宗創作的德化白瓷觀音像等,長年累月吸引著無數的善信和遊客前來許願祈福與觀光。
延伸閱讀:
觀音是「男」還是「女」?
[1] 鴟:讀作chī,粵音ci1(雌),指兇猛的鳥,又指老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