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原文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舍利弗!世間存在的事物本來就與空不是異質的,作為存在之底蘊的空也是與任何物質形式沒有甚麼不同。那麼,物質的本體就是空,空的現象就是物質。人的受、想、行、識也應以這種思惟去理解。《心經》的短短幾句,說明廣大如萬法的虛實,簡單如我們眼見的身體乃至見不到的思想,本質是無異的。
如何無異呢?多年來已有眾多大德、學者作出各方面研究論述,讓我們知道當中的道理,但是不是真的呢?相信要親身體驗才能真正的參悟。筆者最近曾有些相關身心體會:有因緣參加機場三跑賽事,雖然身體未康復,但人生匆匆,亦希望狀況許可則多參與難得的活動。報名後心中有點忐忑,始終體能偏弱,雖只跑五公里,但不確定能否於指定時間內完成。立心定下少量練習,至少可知道個人的實況,但數據反映個人的體能真是一般,心想也只有盡力而為。賽事前一晚想起奧運期間運動員分享訓練時除了體能亦有禪修部分,也就禪一禪吧。隔天賽事中感覺沒太吃力,結果跑了超出預期成績!讓我再一次從禪修的力量,見證身、心之不異乃事實。宋朝的宏智正覺禪師開創默照禪主張只管打坐的修行理念,曾經亦遭到他人的質疑。
宏智正覺禪師(1091-1157年),俗姓李,法號正覺,山西隰州人,宋代著名禪師。十一歲出家為沙彌,十四歲受具足戒,後進入丹霞子淳門下,成為曹洞宗傳人。三十九歲時,居於浙江天童山景德寺傳法近三十年,故被稱為「天童正覺」。當時香火大盛,會下千餘人,稱為「曹洞中興」,開創默照禪法,後追謚號「宏智禪師」。
默照禪,日本稱只管打坐,禪宗術語,是一種禪定修行方法,以禪坐方式進行,是曹洞宗的代表性修行法門,與臨濟宗的看話禪並稱。宏智正覺與臨濟宗大慧宗杲齊名,人稱二人為「二甘露門」。默照禪源自般若學與止觀:默,是指不受內心以及外在環境的影響,讓自己的心保持安定的狀態;照,則是指清楚的覺知自己內心與周遭一切的變化。東晉慧遠曾以「照寂」二字來統括禪修方法,僧肇作《般若無知論》,闡明般若以照寂為體,至南宋時,宏智正覺作《默照銘》與《坐禪箴》來介紹這種禪修法門,默照禪就是守默與般若觀照相結合的禪法,是基本上以打坐為主的修習方式。「默」指沉默專心坐禪;「照」是以智慧觀照原本清淨的靈知心性。
日本的道元禪師以「只管打坐」來概括這種修行方式,據他說這是天童如淨發明此用語。「只管打坐」是日本曹洞宗的特點之一,但日本曹洞宗的只管打坐,和中國曹洞宗的默照禪,是有差別的。宏智正覺的默照禪是在開悟後寫的,對於尚未達此程度的人,而想要實踐是相當不容易的,因此,必須從基礎的方法開始修持。
好奇之心人人皆有,開悟究竟是如何?學佛之人可化好奇心為道心,精進一步步的做到,一步步的不要執著,體悟開悟的過程。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