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Previous slide
Next slide
Previous slide
Next slide

佛教叢林風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緣起

(圖:普陀山普濟禪寺)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一天不勞動,就一天不吃飯)這句話,源自中國古代禪宗的名言,最初出自唐代百丈懷海禪師制定的《叢林清規》,體現了禪宗「以勤為本,知行合一」的精神。

百丈懷海禪師(720年-814年),福州長樂人,出家後師從馬祖道一,在江西弘揚禪宗二十多年。他制定了禪寺中的集體勞動制度,稱為「普請」法(普請即普請大眾,上下合力,共同勞動)。懷海禪師以身作則,帶領僧眾參與勞動。後來逐漸年邁,執事僧見他年老,心中不忍,暗中藏了他的農具,請他歇息。懷海一時找不到他的農具,竟然不肯吃飯。 故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語。

《五燈會元》云:「師凡作務執勞,必先於眾,眾皆不忍,密收作具,而請息之。 師云:『吾無德,爭合勞於人?』 師既遍求作具不獲,而亦忘食。 故有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言,流播寰宇矣 !」

此後,亦農亦禪、農禪結合便成為禪門僧侶的傳統。禪宗認為,穿衣吃飯、砍柴挑水等日常勞動,都是佛法。僧眾在禮佛、坐禪之餘,不但參加耕種、收割、植樹等農林勞動,還要從事砍柴、挑水等日常勞動。因為實行農禪,將修行融入生活,讓佛法與世法打成一片。另外,農禪合一也有利於寺院經濟的自給自足,增強僧侶的勤勞習慣。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不僅是戒律規範,亦是生活方式;不僅是信仰境界,亦是修證方法;更是勤勞、節儉精神在禪門的體現。

在現代脈絡下,「一日不作,一日不食」這句話所蘊含的價值觀依然深刻影響著我們。正所謂,「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鬱鬱黃花無非般若。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將莊嚴的修學境界,還原為運水搬柴的生活運營,在平凡生活中變成轉迷成悟、轉凡成聖的修行。

百丈懷海禪師即使到晚年仍樂在工作,樂在服務,樂在修行,堅守自己所立的規矩。我們是否可以學習禪師的精神,不枉一時,透過自身的努力修行當下,把握當下?


轉載自珠海市普陀寺:
https://mp.weixin.qq.com…sEVJQ


延伸閱讀:
百丈懷海禪師圓寂紀念日:他提倡「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農禪生活,影響持續千年⋯⋯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