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究竟學佛在學甚麼?我們又學到多少?

(圖:Pixabay)

《華嚴經》云:「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若干年前,我新參加一個學佛組織,一位師姐向我們十幾個新人詢問:「你們為甚麼要來學佛?」

我記得大部份人都有點不知所措,都回答些標準答案:

「想離苦得樂」、「想解脫成佛」、「他日往生淨土」等。

當時那位輔導師姐,便告訴我們《華嚴經》的道理:就是眾生與佛,不過迷悟之間。眾生終究成佛,學佛好像回家,從迷到悟修行。

其實這些基礎知識,學佛的過程裏面,常常會反覆被提及。不過當回到個人修行層面,深入到個人心性的改革,心靈就會常常受到衝擊:究竟實踐了多少佛陀的教誨?究竟有多少覺悟?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聖嚴法師說過:

「學佛的目的,是為了將心性的苦、煩惱與迷惘,透過修行,轉為樂、解脫與徹悟,亦即所謂的轉迷為悟。」

因此,我們常常將「是否減少了煩惱」作為一個個人修行是否有初步成績的判準。若是個人的內心越趨向安定自在,逐漸遠離煩惱慌亂,基本上方向就是對的,學佛修行的收穫已經很明顯。而有些師兄師姐,會常常詢問一個問題:如果不用比較深奧的佛教語言,又有甚麼基本的學習原則應該遵守呢?

「七佛通戒偈」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如果我們根據這個原則,日常生活,1)首先得做到善良為人,往好處看別人,常常為別人着想,慎防傷害別人,這是人天善法之基礎,若然這點我們也做不到,所謂菩薩誓願,也不過空談。2)其次,我們得習慣遇事反省:「這樣的對應行為,是否符合自己修行的原則?」有時候達不到慈悲喜捨的精神,起碼是清清楚楚地覺知,沒有含糊地自欺欺人。覺知可生起慚愧心。3)保持一種不停改善自我,離開自我中心思維的修行熱忱。今天做不到,明天也有機會做到,若然內心冷卻了,會常常用「熏習熏習,逐漸就好了」麻痹自己,那可能是一種放棄的表現。

學佛,在於學人生每個當下。每個當下,都是轉迷為悟的契機。

分享:

Picture of <a href="https://www.buddhistdoor.org/author/%e9%ba%a5%e6%88%90%e8%bc%9d/" title="Posts by 麥成輝" class="author url fn" rel="author">麥成輝</a>

資深出版人,20多年前開始探索人生究竟。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