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接納痛苦反而會減少痛苦?——從佛法的觀點看「接受與承諾治療」

十九世紀後期精神分析大師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發現,透過對話交流的方式有助治療心理疾病。這種「談話治療」的方法,被不少心理學家採納。近年來,有些學理學家、心理治療師亦以這種談話治療為基礎,以實證研究如何談話,才能引起受輔者共鳴,提升自我覺察力,亦可讓他們梳理內心的感受[1]

「接受與承諾」治療,便是其中一種以實證研究為基礎的心理治療法,它主張受輔者毋須與受困的情緒糾纏,亦不必要去控制、壓抑負面的感受;相反應該覺察、接納自己各種內心感受,學習與它們相處,並承諾實踐合乎自己價值的行為,使自己的人生過得有意義。這種療法的成效,很大程度是建基於正念的修習。那麼這種「正念」與佛教的正念有何差別呢?

大腦容易切換成恐懼模式

人的大腦在演化的過程中,由於求生的需要,對於危機、負面的情緒、恐懼的資訊往往較為留意。大腦會不時提醒自己:哪些地方有危險;哪些東西對身體可能有害;哪些人我需要小心,因為他曾經傷害過我⋯⋯然而,對於那些快樂等正面的資訊,大腦卻沒有䫶似的機制來處理。因此,大腦不單容易將正面的資訊拋諸腦後,亦容易陷入痛苦狀態,及擅長切換成恐懼模式。

這種與生俱來的求生反應,對我們的生存來說是有幫助的。不過,假如我們沒有妥善地看待大腦的這種特質,任由它只專注於負面的事物,久而久之,我們的腦海便會充斥著各種負面的資訊、想法。

心病還需心藥醫

大腦具備這種傾向專注負面的演化特質,時常處於這種「戰鬥或逃跑」的狀態,不僅會為我們帶來情緒上的困擾,亦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傷害,譬如因壓力而導致的心血管、內分泌失調等疾病。我們要如何排解這些心靈上的痛苦呢?

有些心理學家認為,當我們遭遇心靈上的痛苦時,就必須努力與痛苦對抗,譬如以控制想法、感覺的方法,以擺脫這些痛苦對我們身心的影響。然而,這種控制內在經驗的方法卻不一定能令我們減少痛苦。

事實上,「有越來越多研究指出,太著意控制內在經驗,或是不斷盲目追求快樂,往往會弄巧反拙,使很多正在痛苦的人換來更大的失敗感及痛苦[2]。」既然控制內在的經驗,並非是一種妥善處理心靈苦痛的好方法,那麼有甚麼方法可供我們使用呢?

學習接受痛苦

近年來,心理學界出現了一種「接受與承諾治療」(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ACT),這種治療方法對「心理問題的成因」及「處理方法」的理解,與過往的心理治療方法截然不同。過往的會將心理疾病、困擾看成一種異常的狀態,或者是一種由外在引發的心理失調所致的。

接受與承諾治療卻認為,「感受痛苦及悲傷,是人生必須經歷的事情,我們無須控制、迴避或壓抑這些正常的痛苦[3]。」換言之,這種治療方法將人所經驗的痛苦視為是正常與必然的經歷。既然心靈上的痛苦是無法避免的,我們就「應該學習接納、擁抱這些內在經歷和感受」。除此之外,我們應該學習與它們共處。「這樣才能使我們更了解自己及我們的價值觀,為未來作出承諾及準備[4]。」

乍看之下,這種處理痛苦的觀點有點違反常理,因為我們都會認為接受痛苦只會為自己帶來痛苦。不過,接受與承諾治療卻認為,我們要有意義及有目標地生活,必須學懂如何面對、接受痛苦。

「接受」的真實義

我們之所以這種觀點有違常理,是因為我們將「接受」誤解為「逆來順受」,停留在痛苦的狀態中,如此一來不是更無法出離痛苦的泥沼嗎?但事實上,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因外在或內在而引起的各種情緒,無是是正面的或是負面的,都是一種內心狀態的表徵,這些都是本能的反應。

接受與承諾治療指出,「接受」的意是是,「察覺及接納這些思想及情緒,不須執著它是正面或是負面,就讓它們出現並察覺它們的消逝[5]。」舉個例子,當我們進入迴轉壽司店,我們見到迴轉帶上有各式各樣的壽司,有些是我們喜歡的,有些是我們不喜歡的。不論是哪一種壽司,它總會在我們的眼前經過,然後消失。

這種治療法主張,在面對不喜歡的壽司時,我們只要清楚明白哪些是我們不喜歡的,不要主動去從迴轉帶上將它們拿起,它們很快便會消失。我們的負面情緒就像是我們不喜歡的壽司,它們會在我們的腦海中不斷迴轉,只要我們開放自己的心胸,單純地觀察,不去主動與情緒糾纏,這些負面情緒也會很快消失。

那麼甚麼是「承諾」?承諾就是確立自己所相信的價值觀,然後「為此定下目標並承諾作出相應的行動[6]」。常言道「不如意事,十常八九」,雖然人生路上有許多不如意的事情,但只要我們學會接受,明白它們是無常的,然後承諾實踐合乎自己價值的行為,那麼我們的生命會更加豐盛。

甚麼是正念?

為了令我們的心更具「彈性」,接受與承諾治療還提倡幾種方法[7],使我們能夠活在當下,並單純地覺察自己的思想、情緒,不會去改變或控制那些「我們不想要的內在經驗」,亦不會被那些經驗所牽動。

值得一提的是,要加強我們的心理彈性,接受與承諾治療的提倡者表示,必須好習正念及使用比喻。甚麼是正念呢?它的意思是「以彈性、開放和好奇的心來集中我們的注意力」。這是一種放下執著的過程,能夠讓我們的心理更為廣大。總而言之,正念是「一段覺察的歷程,而非思考的過程」。

這些解釋淺顯易懂,不過從佛教的觀點來看,覺知所緣(對象)只能稱為「念」,譬如說覺知(觀)呼吸,它不能稱為「正念」。佛教的正念,是必須伴隨正見的念,即是以正見去覺知每個當下身心的實相。正念——伴隨正見而有的覺知,能夠使我們保持醒覺,對事物不生起執取。相反,單純地覺知所緣,只是一種轉移注意力,以避免煩惱心生起的做法,一旦這種注意力消失,煩惱心依然會生起。

話又說回來,接受與承諾治療中的「正念」雖然與佛教的「正念」不同,但也不失為一個可令煩惱暫息的方法。

延伸閱讀

培育正念正知,作出適當的行為

參考資料

劉錦華(2018):《向於捨》,明珠佛學社、美國德州佛教會聯合出版。

萬家輝(2021):《比喻的力量——接受與承諾治療的心理應用技巧》,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1] 對話可是與他人的對話,亦可以是和自己的對話。就這層面來說,當我們的內心產生苦悶時,我們亦可以透過談話治療的方法,來自我開解。

[2] 萬家輝(2021),頁八。

[3] 萬家輝(2021),頁九。

[4] 同上

[5] 萬家輝(2021),頁三四。

[6] 萬家輝(2021),頁三五。

[7] 化解「心理僵化」的方法有六種:接納、脫離糾結、與此時此刻連結、超越自我的觀察、確立價值觀、承諾的行動。不過討論這些歷程並非本文的目的,故此這裏略而不談。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