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金剛經》(CBETA, T08n0235,p0749a05-16)
《金剛經》這段經文開示「菩薩不住相布施」。本經闡述世間一切法空,日月升沉,潮起潮落,即便如弘法度眾,亦會經歷盛衰。佛所教導的, 重在「降伏其心」之道。
佛教於東漢末年傳入中土,一直至魏晉南北朝這五百年間,是中國動盪不安的時期,而在這段期間,佛教得到迅速發展。著名的雲岡石窟、龍門石窟由北魏的統治者在都城平城(今大同)開鑿,當時佛教之興盛可見一斑。
北魏是乃鮮卑一族,處於北方。釋玄高以西北禪學宗師的身份,被北魏王公隆重請到平城,一度成為適值勃興的北魏佛教的領袖。
北魏皇室一直支持和信奉佛教,然而太武帝時發生滅佛之禍,幸而過後佛教再度得到皇室支持,並且其後在北魏得到了空前發展。
釋玄高(402-444)鳳翔萬年人(今閻良區武屯鄉境內),俗姓魏,名靈育。 母親寇氏據說信奉道教。玄高天性聰穎,十二歲即出家。他刻苦精進,十五歲已能為山僧說法,到二十歲受了具足戒,專攻律部,潛心習禪。
他聽說著名禪師佛馱跋陀羅在石筆寺弘傳禪法,特前往拜師,在禪師座下學習。玄高進步神速,習禪不久便熟練地掌握了禪法要旨,得了佛馱跋陀羅的讚揚及認可。玄高後到隴西隱居於麥積山,收徒授學,教習禪法,座下僧徒多達百餘人。
當時於麥積山隱居授禪的高僧有來自長安的釋曇宏,另有一位來自國外的禪師名叫曇無毗。曇無毗的禪法艱深,難以令人契合。玄高決定率徒向他學習,並最終掌握了曇無毗禪法的精髓,與自己所學融會貫通。
玄高再到涼州講解禪學,成為西北禪學宗師,被北魏王公隆重請到平城,奉為國師,得到皇室的護持。太子拓跋晃篤信佛教,更奉玄高為師。
北魏太武帝本信奉佛教,後聽信道教的宰相崔浩及道士寇謙之言,改信道教,對佛教僧眾及教理定性為妖邪外道,終於發生「太武帝毀佛」事件:太延四年(438年),太武帝下令五十歲以下的僧徒還俗。為進一步崇道抑佛,於太平真君三年(442年)親受天師法;往後幾年持續下詔貶抑佛教,誅殺沙門、坑僧焚經。期間身為太子師的釋玄高亦被指造反。太武帝下令逮捕玄高,囚於牢獄,於太平真君五年九月十五日,玄高被賜死,世壽43歲。
滅佛之舉令北方地區佛教一時衰落。政局多變,其後太武帝被弑,大臣迎立太武帝太孫拓跋濬繼位,是為文成帝。文成常詔復佛法。佛教得以恢復。
釋玄高因弘法得到當朝者的護持及重視,奉為太子師,後來亦因此而招到當朝者的誣諂與屈辱,甚至失去了性命。《金剛經》開示無相布施,無我度眾之道。有幸祖師大德們本著「弘法是家務,利生為事業」的使命,令正法得以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