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間最重要而不可缺少的,便是衣食住行,不論男女老少,富貴貧賤,壽夭窮通,賢愚好醜,都要依止這四樣事,方能生活。因此,凡人每每經年累月早出晚歸,勞身苦思,東奔西走,無非為滿足個人的基本需要。
一旦饑者得食,寒者得衣,勞者得息,安度平淡的生活,但又得隴望蜀,不以為足,更求洋樓汽車,錦衣美食。經云︰「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猶不稱意。」由此可見,欲無止境,若求之不得,乃苦上加苦。有人想要達到目的,甚至偷盜搶劫,欺世騙人,祭神拜鬼,求籤問卜,看相算命,結果仍舊不能從心所欲而東成西就,因此神喪氣沮,愁容滿面,終日不是怪責自己命途多舛,便是怨天尤人。
其實,乃因人沒有自知之明,不了解人的力量勝天地鬼神,是超群絕倫,真正可以挽回惡劣命運的,乃是自己本身。因其捨本逐末,走向邪途,猶如砂非飯本,欲成佳饌,縱經塵劫,也不得成。《尚書》云︰「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由此可知,人之吉凶禍福,壽夭窮通,全在個人把持與操縱,並非如《論語.顏淵》中謂「死生有命,富貴在天」的漫無標準。
人生於世,既要衣食住行,就得依靠天時地利,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始能獲得華屋厚蓄,飽食足衣。《周書》有云︰「農不出則乏其食,工不出則乏其事,商不出則三寶絕,虞不出則財匱少。」雖然道理如是講,事實上很奇怪,有人生來,不動一毛之勞,便獲美服厚味,富貴逼人;有人終日奔馳,風塵勞苦,竟難禦寒餬口,溫床暖被;如果將此對比「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的大同格言,似是不能自圓其說。
因為我們觸目共見,不論男女老幼,富貴貧賤,誰人不是處於兢兢業業,各盡其力,以謀生計?但是有人金玉滿堂,花天酒地;有人捉襟見肘,無棲身處。由此可見,並非全靠自食其力,都能獲得心滿意足,安居樂業。《管子.形勢》有云︰「巧者有餘,而拙者不足。」但是不能保證巧者決定有餘,拙者必然不足。例如子牙與管仲,均有掀天揭地之才,因少年不得志,飽受困乏之苦。再舉劉禪與晉惠帝,均是笨拙不堪之才,但其能繼承父王為君主,吃是珍饈百味,住是堂皇宮殿,穿是千金之裘,坐擁宮娥采女。由此便知,雖然自己能夠操縱一時的善惡命運,但是命運也能支配人的災祥禍福。
世有人不信命運之說,每舉荀子《天論》來抗拒此理,以為荀子明周孔之教,他既不信天賜地予及神鬼作祟之說,則證一切命運,全是謬論。其實他們祇知其一,不知其二。荀子也說過︰「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凶。」此義豈不是說,不怨天,不尤人,吉凶禍福,全在個人掌持?又說︰「彊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養備而動時,則天不能使之病;修道而不貳,則天不能使之禍。故水旱不能使之饑,寒暑不能使之疾,祅怪不能使之凶。」此義難道不是說,敬勝怠者必吉,義勝欲者必從?「本荒而用侈,則天不能使之富;養略而動罕,則天不能使之全;倍道而妄行,則天不能使之吉。故水旱未至而饑,寒暑未薄而疾,祅怪未至而凶。」此義難道不是說,怠勝敬者定滅,欲勝義者定凶?由此段文可見,荀子雖不信有鬼神之說,可是對於善惡報應,命運氣數,全由自作自受,絕信無疑。《楞嚴經》卷八云︰「如是惡業,本自發明,非從天降,亦非地出,亦非人與,自妄所招,還自來受。」由此可見,古聖先賢同如此見解,不過後人各執管見,定要分河飲水罷了。
然而自作自受之定律,並非粗心浮氣之人,可以窺視於萬一。因為每人所作的善惡業因,有千差萬別;所感的善惡業果,也有萬差千別。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業果不同,各如其心。有人前生作業,今生受報;有人今生作業,來生受報;也有今生作業,後生受報。須知,前生又有前生,來世又有來世,既有無窮無盡的前生與來世,當然就有無窮無盡的因果與報應。
因此,我們要想離苦得樂,化戾氣為祥和,就應植福修善,廣積陰德。假使遇見別人貧病交加,或大險臨頭,縱然無力挽救彼之困苦,也要生起同情心、憐愍心、施捨心、救護心,因心生善,福慧日增。世人不明此理,以為既無捨財,又未利人,何來福慧?須知我佛有言,人人本具無量功德,有修則顯,無修則隱,現在假彼生善,即是自性福顯。若再利用資財救彼生命,彼此皆獲收益。如果有心無力,雖然對彼無補,仍能單自得福,猶如以燈燃燈,自燈燃著之後,與彼燈並無損減。若人能將自性本具之福德智慧,修之又修,顯之又顯,積年累月,行圓果滿,功德法財,自能全部昭彰。此時可以攪長河為酥酪,變大地為黃金,取之不竭,用之無盡。猶如佛陀從無量劫來,難行能行,難忍能忍,捨身飼虎,割肉餵鷹,始有今日的百福俱集,萬德莊嚴,從性顯現,表露無遺。
若心能夠培德植福,身體自會端正強健,趨吉避凶,轉禍為福,衣食住行也隨之而來。心時修善,乃屬道德;若有道德,必有福氣;若有福氣,必行好運。可是僅有鴻福,未有如海智慧作開路先鋒,仍會墮坑落塹,誤入歧途:不是吝嗇不捨,便是奢侈淫逸,不分皂白,輕重倒置。有此作為,均是惡行,仍不受人敬重。因此有福之後,必定還要有智慧,始能尊嚴端正,為人上人。人須福慧兩足,堪稱為尊。智能分析善惡好醜,是非邪正,故要追求智慧,立為根基。此為人生在世,立身處事,必須具備之宗旨。
本文原載於《學佛文集(修訂本)》,並見於圓明寺網頁:https://www.yuanmingmonastery.org/blank-8,佛門網蒙圓明寺答允刊載,特此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