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話
在佛陀住世的那個時代,舍衛大城中有一位賤民,名叫「尼提」,因為種姓卑賤,只能為人做除糞的工作以養活自己。這一天,佛陀在祇洹精舍中,觀察到除糞人尼提得度的因緣已經成熟,於是帶著阿難進城,要來度化尼提。
佛陀將他帶回祇洹精舍。在精舍中聽聞佛陀開示,尼提心開意解,立即得證初果,於是懇切地請求出家,佛陀對尼提說:「善來比丘!鬚髮自落,袈裟自著!」尼提於一剎那間,現出清淨的僧相,正式成為佛陀的弟子。佛陀更為開示四聖諦,尼提比丘立刻證到四果阿羅漢,無始劫來的煩惱,一時滅盡,證得神通自在。
由於當時印度階級非常分明,賤民竟然可以出家,還能解脫並得神通自在,自然成了大新聞。波斯匿王知道了這件事,帶著僕從們,到祇洹精舍,想請佛陀解說尼提比丘的得渡因緣。
一行人馬到了精舍門前稍作休息,這時尼提比丘正坐在山門外的巨石上縫補衣物,七百個天人周匝圍繞,散花供養。國王看到了這個殊勝的景像,心中讚歎不已,走至尼提比丘面前,說:「我想見佛陀,麻煩尊者為替通報。」尼提比丘立即全身沒入巨石之中,出現在佛陀面前,向佛稟告。國王看到尊者無礙的神變,心中既驚奇又讚歎,先前的疑惑及惡念一掃而空,決定先不問「除糞賤奴出家」的事,想先問佛陀:這位尊者為何能有這樣自在無礙的大神通?
佛陀告訴波斯匿王:「這位神通自在的比丘,正是目前舍衛國中,人們所流傳的「除糞人-『尼提』,我已度化他出家證阿羅漢果。」波斯匿王一聽,高傲驕慢的念頭馬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無比的欣慕歡喜。佛陀再次向國王開示:「過去迦葉佛滅度後,有十萬比丘僧,在這僧團中,有一位比丘,擔任僧團中的執事,這位比丘因為身體有病,常常腹瀉、頻尿,但他並不外出至架房如廁,而是排泄在金、銀打造的器具中,仗著權勢命令他的弟子處理排泄物,因為他在僧團中擔任重要的執事,便放任自己的習氣,高傲自大,身體稍微有一些不舒服,就懈怠墮落,指使弟子替自己除糞,然而他所命令的弟子,是一位已經證到初果的聖人,因為這個緣故,他在五百世中都生為下賤的人,以替別人除糞來養活自己,一直到了這一輩子,還是為人除糞的賤民。但是由於他曾經出家、持守戒律,所以這一生因緣成熟,得遇如來,聽聞法要,即能漏盡煩惱,證阿羅漢果。大王!你知道剛才說的那位驅使聖人除糞的執事人是誰嗎?他就是尼提比丘的前世!」*
因緣法則中,因和果不成比例。因可以是非常小,但所引發的果報就可以很大,佛陀經常用種子和大樹作比喻來說明這個道理。我們當下的貧富卑賤,苦樂得失,都是由過去的某件「小事」所引發的。尼提因過去世因一時慢心,指使弟子為除糞,由於該弟子是初果聖者,更使他自己的惡業放大,以致要當五百世除糞的賤民。同樣,由於過去生曾依止僧團出家修習,所以今生得見佛陀,並能馬上證得四果及神通自在。
因小果大,但由於我們和尼提一樣容易被無明、貪執所障,因此看不到這個實相,不明白這個道理,往往造了很多惡業而不自知。所以菩薩畏因,凡夫畏果就是這個道理。
我們由於貪瞋痴而看不清實相,所以分不清正邪善惡,那麼,善惡又是甚麼意思?辨別善、惡有甚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