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人心目中,宗教與科學好像水火不容,但愛因斯坦竟然說:「如果將來有一個能代替科學的學科,這學科一定是佛教。」這是為甚麼呢?
2010年5月16日,東蓮覺苑弘法精舍假香港理工大學舉辦「佛法與科學研討會」,揭開今年一系列佛誕活動的序幕。大會邀請了理工大學榮休校長──潘宗光教授主講「佛法與科學」。身為一位卓有成就的科學家,同時又是佛教徒,潘校長怎樣看兩者的關係呢?
在一片掌聲中步上講台的潘校長,首先從科學角度把物質世界分為三個層次:現實世界、微觀世界、宏觀世界,深入淺出地介紹相關的科學理論,再指出其與佛法的共通點。
現實世界:無常無我
從科學角度看,現實世界一切現象都可以用牛頓定律解釋:每個個體不論大小,只要有質量,皆必互相吸引或排斥。這說明了萬物互相影響,不會突然出生,必定有其因緣。例如要有種子為「因」(直接條件),陽光、水等為「緣」(間接條件),才能生出「果」(結果)──樹。只要因緣不變,每次都可以生出相同的果;但若改變因或緣,果也會產生變化。正如科學實驗都是可重複的,但若更改實驗條件,結果便會不同。
現實世界中,事物不能單獨存在,需由種種條件和合而生,符合佛教所說的「諸法無我」,即萬物無真正的獨立本質。例如關於「我是誰」的問題,十個人對「我」都會有不同看法,哪個才是「我」?又如「水」,水可讓人活命,又可造成水災;水在大都市中價值很低,在沙漠中卻無比珍貴;水對人類來說是身外物,對魚來說則不可分離。那麼「水」的本質是善是惡?是平是貴?是外是內?由此可見,萬物都沒有確實的本質。
萬物隨著因緣變化而改變,緣聚則生、緣散則滅,則支持了佛教所說的「諸行無常」(沒有永恆不變的事物)。
諸法皆有因果,善因生善果、惡因生惡果,前世因成今世果、今世因成後世果,但改變因緣則可改變果報的時間及強弱。佛經即記載了一位即將命終的小沙彌,因救了一群溺水的螞蟻而得以延壽的故事。
微觀世界:妙有真空
我們以量子力學透視微觀世界,把物質不斷分拆為更小的組成部份:
所有物質不論外表如何堅實,均是由眾多粒子構成,而此等粒子復由更微小的粒子組成。粒子體積小得超乎想像,而且轉瞬即逝。某些粒子的壽命僅有一億份之一秒,有的甚至只得一千萬億份之一秒!
二十世紀後期,物理學發展出一套稱為「弦論」的新理論,指物質現象不是真實,而是眾多「無弦之弦」在不同環境下的振動效應。
凡此種種,說明了萬物都是由不同因素合成,這些因素皆非恆常固定,卻能演變成繁複多姿的大千世界,足證佛家「緣起性空」、「真空妙有」所言非虛。
宏觀世界:觀待因緣
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若人乘坐太空船以接近光速飛行,從一個星球飛到另一星球,兩者間的距離會因速度而改變。可見我們所認識的事物只是在特定條件下成立,其本質會跟隨條件變化,再一次印證「無常無我」的佛學理論。
佛法科學觀點相通
從上可見,佛法與科學對宇宙自然規律的基本觀點,有許多相通之處。無怪乎愛因斯坦說:「如果有一個能夠應付現代科學需求,又能與科學共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
從科學上講,人類無法如實了解物質現象,因為觀察者的「觀察」本身便會對現象造成干擾;同樣,一般人也無法直接認知佛陀所提倡的「緣起」和「空」,但藉著修行「照見五蘊皆空」,就能有所證悟,並「度一切苦厄」。
「空」不是「無」
潘校長精彩的演講過後,擔任對談嘉賓的香港大學佛學研究中心總監淨因法師,開玩笑道他本身對佛教空有之談不甚了了、對萬億世界外另有淨土之說也半信半疑,聽了潘校長有關量子力學、相對論的解說後,才增長了瞭解和信心。
接著,講者與嘉賓一起回答現場觀眾的提問。
淨因法師回答關於色與空的問題時,特別提醒大家注意「空」並非空無、沒有的意思,而是作不固定、不獨立解。
潘校長則於解答善因善果的問題期間,提及四大菩薩隱含的處世道理:地藏菩薩代表大願,人生首先要有目標,即發願;發願後便要實行,即代表大行的普賢菩薩;行動過程中需要慈悲與智慧,其代表分別是大悲觀音菩薩及大智文殊菩薩。
期待下回
觀眾提問踴躍、討論熱烈,可惜研討會時間有限,講者、嘉賓未能一一回應;潘校長本來還預備了從科學角度解釋輪迴的演講材料,也由於時間觀係而割愛不宣。會眾紛紛要求弘法精舍下次再舉辦講座,邀請校長續講。
且讓我們翹首以待,將來聆聽這位科學家如何透視輪迴的奧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