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心態決定結果,心態是一種修習──組織正念共學小組的三項基礎心態

自大學起一直於不同地方組織持續的正念共學小組快有八年了,把一些心得和觀察記錄下來,好讓更多人可以在自己的社群中建立屬於共學小組,一起把正念修習的文化擴散開去。總括而已,有三項基礎的心態要時常緊記,將於下文述之。

一、不以經營社群為目的,以正念修習為目的

「諸法意先導,意主意造作。」我們的起心動念決定了世間萬事的發展。在過去這麼多年,修習的人多,而一路走來始終如一的卻很少。關鍵在於我們「為甚麼」建立正念共學的社群?如果我們的定位是聯誼、尋歡喜、找回憶、情意結,當外在的環境變動時,我們便對小組失去信心。很多時候小組無法持續下去就是因為前來參與的人不是單純的為了正念修習,當其他因緣條件改變,例如場地、人物、關係等等不同時,就導致社群瓦解。要時刻抱有一個信念:社群和小組本質上都是無常,只要有修習的心,自會凝聚新的共學社群。也對,在無常的教法中,小組的誕生已意味著小組的終結。

因此,永遠保持一顆單純的心,前來共修只是為了努力修習正念,而剛好一群人有共同的意向,互相支持。能夠如此看待自己在小組中的定位,便不會把小組的成敗得失放得過重,而這顆柔軟自在的心是確保共學空間的質素,不會處處擔憂,不會人多時怕人多;人少時怕人少,這樣才是讓小組歷久常青的方法。所謂「不求而得;求之不得」就是這個道理。

二、不以老師自居,人人也是共學者

經常覺察自己以甚麼的心態主持共學小組,應該以平等的心位於圓內,在圓圈之中無有高下、無有高低。為甚麼?因為老師與學生的關係,是能力的差距、權力的差距和身份的差距。我們組織共學小組是希望每位共學者能夠從心裏感受到自己也「有能力」覺察和修習正念。如果主持者以「老師」的身份自居,自然對其他參與者構成「我能夠」、「你還未足夠」的意識。所以正念共學小組不是課程,沒有老師,有的是一位讓共學夜順利完成的Facilitator(協調人)而已。當然,對主持者來說這是困難的。記得有一位前輩說人類最大的困難就是好為人師,而放下高低自是一種藝術。這樣的小組每人都有足夠的信心表達困難,而真諴、坦白的話語往往是鞏固群體的強心針。

三、打破小組,融於生活

如果你建立的是兩小時的小組,成就便是兩個小組。甚麼意思?我們要把兩小時的修習延伸在外,不能只看共學而不看生活。支持我們持續修習的動力往往不在小組中發生,而是在生活中的洞見所產生。但如果能夠細心觀察,便會發現日常中的洞見又是緣於共修(也緣於獨修)。如何把兩小時的共修扣連每位參與者日常的洞見便是持續參與的關鍵。較好的帶領者能夠讓共學者時刻了解到當下的修習為甚麼/如何能任運於日常之中,而不止於減減壓哈哈笑而已。如此,小組的價值如影隨形的遍於生活各處,不再只是隔週回來叉電的場所而已。

以上三項我認為是擔當正念共學小組Facilitator 的基本心態,而心態決定結果。心態是一種修習,來自我們如果把自己定位,如何看待修習。至於技巧的重要性,留待下回再談。

分享:

Picture of <a href="https://www.buddhistdoor.org/author/%e8%81%bd%e6%ad%a5/" title="Posts by 聽步" class="author url fn" rel="author">聽步</a>

香港梅村Wake Up Core 核心成員,自2011年起修習正念,曾於城大、中大及不同地方組織市區中的正念共修小組。於2017年底成立社區正念組織「一起靜」,致力推動青年靜心運動,希望讓更多的年輕人一起學習覺察與理解之道。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