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石」一詞,在佛教的概念裏,簡單來說就是晚飯的意思。日本佛教宗派黃檗宗有《黃檗清規》一書,當中提到:「藥石,晚食也。比丘過午不食,故晚食名藥石,為療餓渴病也。」
這裏有兩點要注意,首先是比丘過午不食。特別在古時,出家人一天只吃早上、中午兩餐,過了中午便不再吃。但經歷時間推移,因緣條件有所改變,僧人整天都有活動,勞動力大,有時候晚上感到饑餓,還得要吃點東西,以免壞了身體,所以便有了「藥石」。但為甚麼僧人的晚飯叫「藥石」呢?這就要說到第二點:療餓渴病。
佛教把饑餓視為一種病,所以要治療,所以要用藥。
在佛教的觀念中,人所感到的任何一種煩惱痛苦,無一不是病痛。這些病痛,除了心病,就是身病。佛法能醫治眾生的心病,但眾生色身的病痛,還是要依靠色法來醫治。對於「藥石」,〈法鼓山全球資訊網學佛Q&A〉有如下解釋:
「大家都知道頭痛、眼腫、背疼、腰痠等等是病痛,肚子餓了,就不算病痛。事實上肚子餓了最難忍受,乃是最大的一種病痛。這叫甚麼病?叫作飢病。因此,佛教對於飲食的另一名稱,叫作藥石。將飲食叫作藥石的最大用意,是在提示行道的比丘,時時警惕,自己經常都在病痛之中,若想驅除病痛,便當精進修持,以求了生脫死;另外一個理由是告訴行道的比丘,飲食的乞求,不是為了貪圖口腹之欲的享受,而是為了醫治飢病才去服用。同時,將飲食當作吃藥觀想,也就不會貪多貪好了。」
這固然是個比喻,卻實實在在地點出眾生的一大煩惱--「貪」。根據佛教教義,「貪」指貪愛五欲,是世人對取得各種事物的欲望。貪、嗔、痴又合稱「三毒」,能毒害人們的身命和慧命。
曾修讀經濟學的讀者諸君便會知道,人類的欲望無窮無盡,永難滿足,這包括了食欲。君不見在當下網絡盛行的年代,出現許多所謂的食神網紅,每天四出尋食,吃盡人間珍饈百味,甚或周遊列國,嘗遍天下美吃。一把貪婪的嘴巴,把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海裏遊的,所有能吃的都吃進肚子裡去。最近看到YouTube上一名美國女子,體重高達一千磅,因為食欲不受控制,貪吃成癮,變成暴飲暴食,明知醫生已再三叮囑,明知隨時有生命危險,但卻依然故我,一見食物便控制不住欲念,瘋狂進食。
佛教就是為了對治人類在飲食方面的「欲深溪壑」(指欲望比山谷還深,難以填滿),以「藥石」來警惕人們要克制食欲,不用吃太飽,也不要殺太多。我們進食,不是為了貪圖口欲,而是為了療饑、養生,所以吃「藥石」的時候,要「生大慚愧,念餓鬼苦,常行悲濟,不多食、不美食、不安意食。」(明朝蓮大師《沙彌律儀要略》)
這好比吃藥時要遵照醫生的吩咐,不能多吃,要定時、定量。
今天,「藥石」一詞在日常的語言裏也泛指藥物。例如成語「藥石無靈」,就是說用對了藥卻沒有療效,指人不可救藥;又如「藥石罔效」,同樣指人形容病入膏肓,無藥可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