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佛教內部的有機構成--臨濟智慧與宗教異化(一)

異化(Alienation)在這裏是一個哲學概念,指事物(包括人)在其本來的功能位置發生蛻變與疏離,甚至背離。世界上諸大宗教初創之後,在跨越空間的傳播與跨越時間的傳承中都面臨一個同樣的挑戰:一方面適應不同的時空環境,另一方面保有原初基本宗旨不被歪曲改造。宗教原初基本宗旨被歪曲改造可能發生於一個宗教的整體或其中的教派,也隨時隨地可能發生於某一個體宗教徒身上。無論哪一種情形,我將其定義為「宗教異化」。

如果將「宗教異化」為一個觀察點,我們將能清晰地理解諸大宗教在制度設計上的良苦用心,也能看到它們在適應時空環境與抵制異化這二者之間呈現的張力。而「回歸原教旨」的努力也經常會在許多宗教內催生新興教派。或者對「原教旨」的闡釋權又成為教派之間分歧的關鍵點。許多時候,捍衛「原教旨」,抵制「宗教異化」的過度努力恰恰成為宗教異化增強的誘因。這是許多宗教所面臨的困境。在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宗教的異化無疑會導致宗教紛爭、教派衝突而直接損害世界的和平與安寧。

佛教在久遠廣大的時空中傳播,一方面呈現極強的適應性與靈活性,另一方面又能保有佛陀教義核心宗旨的穩定,比較好地解決了「宗教異化」這一問題。這是因為佛教自身系由兩個不同指向的部分構成,這兩部分總能在歷史流變中保持適度的張力與平衡。任何一部分的過度強化都有可能造成佛教的異化。我以三組如同天平的平衡關係來描述佛教內部的這種有機構成:

一、

信與智的平衡。信屬情感,智屬理性。出於表達信仰情感的需要,佛教也有諸如佛像、佛塔等信仰符號作為對境,有一些表達崇信的儀式、方式比如禮拜、供香。所有這一切構成佛教作為宗教的形態與表徵。但是,相對有些神啟宗教,佛教更重視智慧,這是佛教所有宗教手段的內核,它直接干預的是我們的生活。

二、

解與行的平衡。佛教的內核是智慧。智慧在表達與傳播時需要運用哲學的邏輯與概念,其內涵則是一套觀念的體系,在這個層面,也有人將佛教視為「哲學」。假如佛教的核心價值就停留在概念所詮釋的觀念層面,那確實與其他哲學也無差別。但佛教不止於此,概念體系不是佛教的終極目的。佛教教法的概念體系一方面源自佛陀在菩提樹下覺悟的生命體驗,另一方面它的價值也是要引導我們通過一系列的訓練與實踐到達覺悟的境界。在「行」這一端,文字、概念、觀念最終要被超越。

三、

教與法的平衡。教的施設必須在具體的社會空間中呈現出來,成為社會的實體存在,因此是可觸的。同時它應該能把自己與其他的教或其他的文化實體相區分,而表現出一些個性。它以一系列制度的規定性和外在的形式申明著它是「這一個」,而不是其他。這即是第三個天平左邊「可觸性,獨特性,封閉性」的意義。如果把「教」比喻為一個容器,那麼「法」則是此容器中所盛的珍寶。如果教是能詮,法則是所詮。在「法」的這一部分,經典、概念是能詮,其所詮的指向則是全部人類的生活與世界,或者說是全部精神與物質的存在。此所詮遂表現出極大的開放性、包容性以及在不同文化環境中的適應性。

上述三個天平讓我們觀察到佛教作為一個宗教在避免宗教異化方面的特徵。在某個具體時空,某個教派或某個人那裏,或許有向天平某一方向的傾斜與側重,但在佛教的總體構成中,天平的左右兩側則形成了適當的制衡―向左的制衡與向右的制衡。綜觀世界各大宗教的歷史,由於宗教特殊的權威性、神聖性和穩定性,宗教異化多發生在天平左向。也即左邊這一部分被人們絕對化地認同或執取成為一種「宗教自我」,表現出極大的排他性甚至極端主義。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