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典
往昔之世,有富愚人痴無所知,到餘富家見三重樓,高廣嚴麗軒敞踈朗,心生渴仰即作是念:「我有財錢不減於彼,云何頃來而不造作如是之樓?」即喚木匠而問言曰:「解作彼家端正舍不?」木匠答言:「是我所作。」即便語言:「今可為我造樓如彼。」是時木匠即便經地壘墼作樓。愚人見其壘墼作舍,猶懷疑惑不能了知,而問之言:「欲作何等?」木匠答言:「作三重屋。」愚人復言:「我不欲下二重之屋,先可為我作最上屋。」木匠答言:「無有是事,何有不作最下重屋而得造彼第二之屋?不造第二云何得造第三重屋?」愚人固言:「我今不用下二重屋,必可為我作最上者。」時人聞已便生怪笑,咸作此言:「何有不造下第一屋而得上者?」——《百喻經》卷一第十「三重樓喻」 (CBETA: T04, no. 0209, p0544b12-26)
從前有個愚蠢無知的富翁,見到朋友一座又高又大的三層樓房,富麗堂皇,寬敞明朗。他十分羡慕,心想自己的錢財不比他少,以前卻沒想到造一座這樣的樓。他立刻召來木匠,要求他照著那家的樣子造一座漂亮的樓房。木匠答應後開始量地基、疊磚、造樓。 富翁看見木匠疊磚,心生疑惑,問木匠是在造甚麼?木匠回答在建三層的樓,不意聽到富翁回應:「我不要下面二層,你只給我造最上一層。 」木匠答道:「 哪有樓層不是一層一層建的呢? 」愚蠢的富翁卻固執地說要木匠不能建第一、二層,只要最上一層。其他的人聽到了這件事,都笑他愚蠢。人一生不論學習及修行,皆有次第,沒有親自體驗累積,如何能體會當中的智慧及法味?現今社會講求「知識」,新科技新知識可以幫助我們分析、了解世間的現象。但缺少基礎的所謂知識,猶如空中樓閣,再多再新,也不會累積成智慧。
近來不少媒體新聞中提及的人工智能聊天機械人程式,引起全球各界迴響。這種科技,「目前仍以文字方式互動,而除了可以用人類自然對話方式來互動,還可以用於甚為複雜的語言工作,包括自動生成文字、自動問答、自動摘要等多種任務」[1],可說是人工智能科技的大躍進,使用者以只須向程式指示所須之事項,程式便會回答,功能多、效率高,使用方便。當然,因程式的資料是基於其背後的大數據庫,所生成的回應或有不足,然而大部分的回應是「似模似樣」,一般人不求甚解,似懂非懂,依著使用,同樣的資料若多次被使用,令數據加強,成為「有用」數據。依這樣的邏輯,有如傳聞以訛傳訛,最後被傳成事實一般。若程式的系統沒有做好把關,被人用於不法途徑,利用似是而非的資訊,累積成數據,會否有機會導致社會混亂呢?
語言文字有助表達,同時亦可能帶來誤解。佛教的禪宗自佛陀和摩訶迦葉「以心印心」、「心心相印」,非透過語言文字的辯解詮釋,減少文字可能造成的矛盾和誤解,直入本心。禪宗自南北朝由達摩禪師東傳,形成具中國文化特色的教派,對中國文化發展影響深遠。
達摩(382-536),南天竺(印度)香至國人。原名般若多羅,自幼聽著母親所說的佛陀事跡長大。成年之後依止般若尊者出家,法名菩提達摩。達摩出家後發願要將當時印度分裂的佛法思想統一起來,使佛法在印度重新振興。他繼承了師父的衣缽,在天竺國內弘揚佛法,後依師父之言到漢地弘法,是漢傳禪宗的初祖。
達摩祖師度眾之心堅定,他師父般若尊者囑付達摩:他與震旦(中國)有甚深法緣,惟弘法不可躁之過急,須靜心待因緣成熟。這一待就是六十年,正逢南北朝民不潦生、戰征頻繁之際,達摩雖已達九十之齡,仍心甘情願的越洋過海,漂流三年後到達南越(廣州)。先廣傳《楞伽經》,此時梁武帝正大行佛道,但達摩祖師因與梁武帝不契機,他便北渡到千聖山面壁。九年後機緣成熟,達摩祖師昇座說法,開示無相、直心頓悟,度眾無數。其弟子紀錄其所授之法,輯成著作有《血脈論》、《無心論》、《二入四行論》等。其中《二入四行論》,短短七百字含佛法修行之心法,「二入」,指「理入」與「行入」,即知行合一;「四行」,是「報怨行」,「將隨緣行」,「無所求行」,「稱法行」,四行包含所有的佛法,行住坐卧皆是修行,落實到生活。
佛法的「般若」,是向自己的內心探求、開發,超越一切知識和智慧。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一切全憑如何使用。佛教之活潑在於不批判不抗拒,以般若智慧好好善用萬事萬物,以之自利利他,令自己及社會變越來越美好。
[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ChatG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