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從賣藥老店淺談大乘三系

印順導師在《成佛之道》中,闡述過一段生動的譬喻:有一家賣救命丹的老藥店。救命丹雖好,但由於老店不講究裝潢,故只有少數識貨之人會來買。為了拓展銷路,老店只好重修門面,把藥裝進精美的瓶子,包上糖衣裹上膠囊。如此一來,銷量果然增加,救的人命也隨之增加。可是幼童們還是不願意吃藥,老藥店於是另想辦法,用更多的糖,製作成各式各樣玩具的形式,以便幼童們願意入口。這譬喻蘊含著甚麼意思?本文嘗試逐一解說。

故事所蘊藏的指稱

在這個譬喻裏,救命金丹指的是可以幫助眾生解脫生死輪迴的方法。而老實賣藥的老店,便是大乘三系中的「性空唯名系」;經裝修包裝後的方式賣藥,如「虛妄唯識系」;為吸引幼童服食而將救命丹用大量糖做成玩具造型的,則是「真常唯心系」。故事中的「糖衣」、「膠囊」只是方便,追根究底店家想餵給眾生的,是解脫生死輪迴的究竟無上道。如果誤將方便當究竟,或者濫用方便,如增加了過多的糖而改變了藥性,那就得不償失了。

究竟那三種形式的店家:性空唯名系、虛妄唯識系、真常唯心系的內容為何?它們如何用不同的說法,去「包裝」一個「救命丹」——法性空?下面將作簡單的敘述。

淺說大乘佛法三大系

大乘佛法三系都是為了幫助眾生解脫而開展的修學系統,用以安立業果,解釋眾生的生死輪迴與提供解脫之道。其內容可判別為:

一、性空唯名論:主張緣起性空,依空立一切法,認為一切法畢竟空,萬事萬物包括我這顆心在內,都是因緣而生,因緣而滅的。因為因緣處在無常變化之中,而這些隨緣生滅的種種現象,論其本質都是性空的。換句話說,就是我空、法空,又稱「人法二空」。

此思想體系離「有」與「無」二邊,然而謂之「空」並非不承認事物存在,但也不認為世間萬物為實有,所以說離二邊。就拿桌子來說,各方面條件具足了,有所需的木材也有木匠,它因此被製作出來,暫時假名為桌子。但有朝一日,它壞了,被回收銷毀,也就無處可覓了。凡是因緣和合而生的,並無永恆不變的自性,因此不能將之視為實有。也因為萬事萬物只是假名存在,緣起時雖有,但空無自性,隨時因緣而滅,倘若眾生執空為有,煩惱便無窮無盡,遑論解脫。

性空唯名的思想體系,在修證上頗為不易。即便在思維層面上理解了甚麼叫緣起、甚麼叫無自性空,但要確確實實證入,並不容易。依《解深密經》的說法,還得是「五事具足」的利根人。因此,並不是所有人一開始便能如實信受萬法皆空的。對於空宗無法信解者,大乘佛法仍有下面兩個有宗的系統可以修學。

二、虛妄唯識系:唯識系雖然也談空性,但認為心識是「有」,萬法唯識所現。以「識」做延伸,以實立假,一切法依此而立。簡而言之,離心之外萬法皆是空無自性,但是我們用以認知世間萬物的心識,確是「有」的。若無心識起作用,則外境萬法無法成立。然而由心識所變現的,乃無自性且虛妄不實,故而唯識系也談空義,這一點與空宗的思想相合,亦是認為萬法空無自性。

唯識系認為心外境界乃唯識所現,簡單說就是外在世界與我們的心識有直接關聯,我們的心識決定了我們所經驗到的外在世界的一切。 第八識(又稱阿賴耶識)作為造成眾生生死輪迴的根本心識,本身就含藏了眾生無始劫來種下的所有善惡種子,所以心識,本就有染有淨。而凡夫對境起種種分別與執著,又不斷地去執取虛妄不實的外境為實有,隨緣造新殃,固而煩惱不息,輪迴不止。

唯識系的修學要點,正是要轉識成智——把有漏的八識,轉變為無漏的四智。相狀雖然還是存在,但只要心能夠不起分別,以無分別智停止對一切現象的執取,便能達到解脫。

三、真常唯心系:又稱如來藏系。此系主張眾生皆有如來藏(佛性,或稱真如),故此皆堪作佛。又說,眾生本具的如來藏性與佛無二無別,乃本自清淨,本自具足的。心性本淨,只不過迷時為凡夫,悟時即是佛。真常系既是以如來藏立一切法,所以也是屬於有宗。

具體而言,這種人人本自具有的如來藏性,自無始以來便是常住清淨,不變異的,只不過眾生的無明煩惱將其覆蓋住了。倘若能如神秀大師所言「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則能恢復我們本自清淨的真常心。所以修行並不是向外去增加甚麼、獲得甚麼,而在於蠲除煩惱無明,回歸到我們原來的樣子,將本自具足本自清淨的佛性開展出來。

有的人或許會產生疑惑,這裏所說的如來藏與外道的梵我、神我,是同一回事嗎?對此印老在《成佛之道(增注版)》曾寫道:「佛説法性空,以為如來藏;真如無差別,勿濫外道見。」意即「『佛』是『說』那一切『法性空』,稱之『為如來藏』的」,這與「外道之我」有著根本不同,因為如來藏只是對於法性空的另一種轉折的說法,實質上與法性空並無矛盾。

其實都是同一味藥

回到文章一開始印老的譬喻故事,既然都是同一味藥,何勞包裝修飾裹糖衣呢?既然都是歸結於法性空,那何以還要立「有宗」呢?這是因為眾生根機不相同,有的人「畏無我句」,一聽到「無我」就排斥,一談及「空寂」便畏懼,為了契理契機,所以才要施設不同的教學系統。所謂「法性本無二,隨機說成異;了義不了義,智者善抉擇」,法性本無差別,但眾生根器有差別,所以三系其實就是為了攝受不同根機的眾生,我們隨自己能信解的法門修行就可以了。但有的人執持自己所修學的系統為唯一正確的標準,因而貢高我慢,自讚毀它,這可就落入謗法的過失中了。

延伸閱讀

生命如電影──淺談中觀破因緣品

參考資料

印順導師(1994):《成佛之道(增注版)》,正聞出版社出版。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