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修行由日常生活的專注開始

學佛都一段時間了,前一陣子反思究竟有甚麼收穫,忽然發覺日常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專注,是非常重要的。從學佛上來講,這亦是佛之所教的重要精神之一,此話何解呢?

對佛教有認識的人,都可能知道禪修是佛教修行的重要手段。除了經論的研習之外,禪修亦是日常的功課,其部分目的就是訓練專注。方法雖然簡單,但不容易做得好。專注的對象可以多樣化,但從修行的角度,即所謂「所緣境」,可以是光、聲、或佛像等。比如說最常用到的,觀呼吸。現代很多人想抽一段空閒的時間來禪修,都有困難,那麼怎樣能訓練此專注呢?首先,我應該說明專注跟學佛的關係和它的重要性。不說大道理,只是想指出學佛的目的是離苦,進而以慈悲心關懷他人和社會就已經很好了。專注是能達到此目的的重要過程和手段,學佛的人很容易被佛教經論的偉大和智慧吸引,進而變成學術研究而忘卻初心。但經論不過是指向月亮的手指,不是月亮啊!世人接觸經論之後,就以研究手指為目的,再沒有望向月亮了。法光法師和很多大德說得好:「為學佛而佛學,為佛學而學佛」[1],我現在算是比較明白這句話的意思了。好了,為甚麼說專注對學佛而言是非常重要呢?

能對真理確切理解,才能離苦。這裏說的真理,並不是科學家或哲學家所理解的客觀真理,而是人生苦的根源。佛陀的體悟和教誨,稱人生有八苦,即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之苦;其實全部都不離貪、瞋、癡三毒。要能破此三毒,佛說全由戒、定、慧;而戒定慧之功全由專注開始。專注自可進入「定」,再由定生「慧」。「戒」在某程度亦是專注,專注各種引誘的因素,澄明地明白及專注地處理日常生活的種種誘惑,方能守得住戒。專注入定是止的功夫,有定心,才能在澄明的心境下思惟甚麼是正理;此是觀的功夫,通過觀才能體驗正理,佛教稱為「勝解」,即毫無疑惑的理解,有不會退轉正道的決心的意思。所有修道的手段都是由專注開始,要訓練專注,由日常生活的小環節開始是最好的場境。比方說,食的時候是不是真的嚐到了食物的味道、軟硬、冷熱等等。一行禪師教正念禪修[2],都是由這些開始的。此所以禪宗六祖惠能大師說:「行住坐臥,了了分明」[3],凡此皆是修行,正是此理。如果禪修的止觀功夫,不能運用到日常生活的層面中,那就全部都是徒然;此亦是為甚麼六祖不推薦死寂的坐枯禪的功夫來作為修行的手段。不是禪修不好,而是六祖時期的僧人,每每以入定時間的長久來決定道行的高低。所謂高僧,就是能入定幾日幾夜的僧人,這當然跟成佛是風馬牛不相及也。試問如果有人每次入定都可長及數日,但專就以此作為成就,並沒有其他濟世弘法活動,那他跟木人石人有何分別?他只是有入定的功夫,所有時間都用來入定,那他究竟對眾生有甚麽貢獻呢?佛法不是這樣的!六祖的原意是要扭轉此歪風,還原修行的真義。

至於近代的人以禪修來安定情緒或治病,此當然無可厚非,且有利益眾生的功德;但這不是修行的最終目的,亦不是禪修的本來面目。所以單修靜坐冥想,不是學佛的根本。但話得說回來,禪修是可以訓練專注的手段,目的是成佛,但成佛尚需其他條件配合。由定作進一步的專注是觀,即是思惟正理;所以觀是在能入定的條件下,然後在定中專注思惟正理,所謂如理作意是也。《大日經》說得好︰「菩提心為因,大悲為根,以方便而至究竟。」

簡而言之,禪修是心的訓練,而專注是心的功能,訓練此功能能令我們得到慧;通達慧,能明世間真實義,就個人來說可離苦,對眾生來說則是濟世。修行由專注開始,加上佛經所引導的如理作意而修得菩提心。進而開展出慈悲心,則利他的起步點到了,此是大乘佛教的精髓;有了前面的菩提心和大悲心的條件,方便才可能到達究竟,入成佛之道了。所謂方便者,意指能靈活運用佛理處理人生的問題,當然包括人們日常的繁瑣和煩惱等問題。此亦是為甚麼我說修行是由日常生活的專注開始!能以此開始並研習佛學,輔之以正確的禪修,則佛道在望了。

已經不記得在哪裏看到以下的一段文字,大意是「修行,不只在山中,也不限於廟寺中,它是從生活中的一言一行;所以要在生活中修行,而修行不離生活」。能明白的自會珍而重之此「專注」的開始。


[1]學佛而佛學,佛學而學佛:法光法師基於「五根」的教育理念 

[2] Thich Nhat Hanh & Dr. Lilian Cheung. Savor: Mindful Eating, Mindful Life

[3]霍韜晦。《霍韜晦講.《六祖壇經》》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