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與意義:行道湛然

寫這篇關於我的家庭的文章,促使我重拾許多甜蜜的回憶。隨著時間流逝,這些寶貴的記憶可能會逐漸消失,而不會被適當地保留為家族歷史的一部分。

重拾記憶的最佳工具

事實上,照片是追溯舊記憶的最佳媒介。在重溫那些舊照片時,我才意識到時間流逝那麼迅速!這些照片喚醒了我對家中往事的寶貴回憶和深入認識。

我相信在我們人生的不同階段中,可能會遇到許多不同類別的事物,這些事情和事件一直影響我們面對未來的人生觀。通過回憶以前發生的情節,我漸漸開始理解到過往的生活片段,對我日後的思維和想法,埋伏著不容易被察覺的隱藏聯繫。

這樣的自我反思與回顧,確實為踏入人生年長期的人士,在「人生回顧」的過程中,設定了一個美好的起點。我碰巧得到了這樣一個絕佳的機會,以專欄作家的身分,開始撰寫不同主題的生活文章,啟發我思索和回顧人生的動力。

自我反省和人生回顧的過程

根據年齡組別的現代定義,70歲以上的人應被視為老年人還是中年人,很難有一個清楚的標準。我認為以一個固定的尺度區分年齡組別,是沒有真實意義的。從實際的生活和積極的角度來衡量,我們仍然可以過著和享受富有效益而成功的生活。

因此,我不會被這種年齡組別的社會分類角度所困擾。相反,我只關注如何保持生命伸展的意義,同時在隨著年齡增長過程中,享受個人成就所產生的樂趣和喜悅。

與家庭相關的意義和影響

「家庭」的實質定義可,大致可歸納為:一、家庭是可追溯與血統相關的群體;二、家庭是任何個人生活中最重要的群體;三、家庭是個人在「基礎社會層面化」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群體;四、即使是在大家庭中,一個家庭的規模大小,通常是有極限的。

隨著技術的進步、不斷變化的文化規範、現代事與物的新優先次序、以及互聯網推動的新通信形式,我們亦會因此想知道或推測,「家庭」如何在現代和不斷變化的社會中存在。儘管現代信仰或生活習俗不斷發生了變化,「家庭概念」對任何人士來說,仍然是不可忽視的「人生觀」。

「核心家庭」的傳統定義,是指一男一女已婚及育有子女的簡單家庭架構。然而,現代人對「家庭」的定義和認同,可能更具「廣泛而富包容性」的含意,或者看起來與傳統而刻板印象中的「家庭」觀念,有明顯不同的意義。

許多年前,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Maslow)創建了一個名為「個人需求層次」的論說。層次中最底部是「基本需求」,當中包括:水、食物、休息和健康。「家庭」可以説是提供這些必需品的泉源,而且這些必需品更是滿足其他需求的主要基石。

多元科學研究和探討結論中,說明「社會聯繫」是「個人需求層次」中的一種需求,因為它可以改善身心健康。「家庭」正是可以提供豐富而重要的「社會聯繫」泉源。因此,我們不應忽視「家庭」的作用,因為「家庭」微妙地引發這種不明顯卻有意義的聯繫。

在我看來,所有家庭都有面對各式各樣的挑戰和掙扎的時候。 儘管「家庭」可以令我們享受各種與「家庭」相關而產生的好處,但當面臨挑戰的關頭時,我們可能亦需要他人的支援,才能度過困難的時期。

當談到克服家庭生活的挑戰時,我們可能會從朋友中找到支援力量。與此同時,我們還可以尋求具有處理家庭動態和經驗的專業人士,提供協調的支援。因此,我堅信個人社會圈的範圍,需要更廣泛而多樣性伸展,以便需要克服家庭生活的挑戰時,及早獲得這種特殊的支援。對我來說,我真的很幸運,因為我家庭所有的直系成員(包括我的女兒和三個兒子),都在他們自己選擇和喜歡的行業中,過著有意義和成功的生活。當然,我深信不疑地知道有愛心的父母,在教育下一代的功能上,應該扮演的重要角色。因此,我不斷地向這個方位努力以赴,務求達到理想的成果。

從佛法得到的體會和饒益

作為一名虔誠的佛教信徒及弟子,我一直通過佛教哲學和概念,增強對「家庭意義」的理解,並且不斷基於「家庭功能」的含義,提昇其當中牽動的力量。

實際上,對於很容易將事情視為理所當然的人來說,這可能並不那麼明顯。因此,一般人經常會忽略上述「隱藏的聯繫」。帶著這樣的意識和理解,我經常向個人社交圈中遇到的人傳播佛教哲學的概念。我認為這是任何佛教徒都應該做的事情——與更廣泛人士結善緣。

在教學生涯中,我一直以來都堅持「有教無類」和「因材施教」的理念,相信這樣的教學宗旨,亦是「廣結善緣」的方法之一。

星雲大師曾這樣說:「為了常常要給人歡喜,我必須想很多的方法,把佛法弘揚推展出去。所以我很感謝國內外的信徒們,他們都是我的老師,他們助長了我的進步,增加了我的人緣,助長了我的學習。我生長在貧窮的家庭,也沒有讀過書,但是仰仗佛陀的光明,能和這些優秀的人匯聚在一起談論佛法;我的願望就是能讓佛法普及於世界各個角落,讓大家增加了信心,打開了心門,擴大了心量,豐富了人生。」(節錄自《佛光山開山故事.210﹝輯六﹞信徒之家》

從這角度而言,廣結善緣是人間佛法修行必須採取的途徑,我亦步亦趨地向著這方向前進,體會佛法的力量和影響。「量是世界上最大的力量。經典裡面說,會布施或會持戒,其功德都不及能夠忍辱,忍辱的功德是布施、持戒所不及。所以要想得自在,學佛法的人,學習忍辱是必須的。在家庭裡,你能忍辱,家庭就能和平;在社會上、機關裡,你能忍辱,就會給人有好感。所以,忍辱能得到很多方便,是討便宜的。忍辱可以波羅蜜,可以離苦得樂。至於精進,⋯⋯」(節錄自《般若心經的生活觀. 063/ 波羅蜜多:從此岸度到彼岸》)從上述節錄的《般若心經的生活觀》中所提到的「在家庭裡,你能忍辱,家庭就能和平⋯⋯」這些教導,我進一步體會到「家庭」所發揮的作用。正如星雲大師經常教導我們:「有佛法,有辦法」!

因此,我經常提醒自己「佛法」在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更自我鼓勵要努力學習「依教奉行」的信條,向著「修成正果」的方向前進。

「一位居士的反思」系列之二

Picture of <a href="https://www.buddhistdoor.org/author/%e9%a7%b1%e6%b9%9b%e6%89%8d/" title="Posts by 駱湛才" class="author url fn" rel="author">駱湛才</a>

駱湛才博士是前香港理工大學工商管理碩士課程教授,香港醫療輔助隊前總參事。長年為香港市民提供醫療輔助服務及災難應變措施的防衛工作,榮休時是首長級公務員。駱博士自2023年二月起為佛門網撰寫「一位居士的反思」系列專欄。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