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中有句俗語——「我食鹽多過你食米」。當然,「食鹽」多過「食米」實際上並不可能[1],「鹽」在這句話中,指的只不過是「人生經驗」,旨在凸顯「自己的人生經驗比別人的豐富」。其實「食鹽」的故事常見於佛典,譬如《大智度論》、《百喻經》等。到底它有甚麼隠喻?佛陀如何用「鹽」來開曉眾生?
只食鹽的愚人
佛經上有這麼一個故事:從前有個愚笨的人,對於世界充滿好奇,但卻從未見過世面。有一次,這位愚笨的人離開了家鄉,到遠方的親戚家作客。抵達親戚家時,親戚便非常慇懃地接待他,特意為他煮了幾道撚手小菜,不過卻忘了放鹽,所以這些小菜都淡而無味。這位愚笨的人,立刻表示出埋怨的樣子,並對他的親戚說:「你煮的菜,淡而無味,根本不能端出來款客!」
愚人的親戚聽見後,十分過意不去,除了表示歉意,他還立即拿了些鹽放進每道小菜中,並仔細攪拌了一會,然後再請這位愚人品嚐。愚人吃了一口,他樂壞了!心想:「像這麼美味的菜色,吃一輩子也不會厭煩。」他好奇這親戚到底在小菜中放了甚麼,便一手提起筷子插往碟中,翻來覆去地察看,當然這愚人甚麼也看不出來,於是乎他傻頭傻腦地向親戚打聽:「你剛才放了些甚麼進去?令這些菜隨即變得如此美味?」
親戚聽後覺得好笑,心想:怎麼他連鹽都不懂呢!愚人見親戚沒有作答,於是又向親戚催問:「喂!快告訴我,你到底在菜裏放了甚麼東西?」親戚告訴他:「我只在菜中放了一些鹽,鹽是百味之源,所以能使每道菜更加鮮美。」愚人聽後,在心中暗自盤算:只是放了少許的鹽,就能讓菜變得美味,如果我只吃鹽,那味道豈不是更加好?愚人想得出了神,所謂「相由心生,心由相顯」,他不自覺地露出了詭譎的笑容,向親戚問道:「可以給我一碗鹽嗎?」
親戚雖不知道愚人要鹽做甚麼,但還是很快地將鹽送到他面前。愚人見到碗裏裝滿了鹽,滿心歡喜,便不假思索伸手抓了一把,逕自往嘴裏一塞,哪知道這滿口的鹽,其味鹹澀不堪,令他痛苦萬分。雖然如此,為了面子愚人還是將鹽吞進肚子裏去。
經文藉此故事所要帶出的開示是:許多無知的行者聽說,節食對修道有很大的裨益,便索性斷食不吃。但他們不知道節食應有分寸,凡事過度與不足,都是修道人的大患。如果我們一味盲從,認為長期的斷食可以得道;或為了面子而不肯放棄一些無意義的錯誤行為,結果便會好像愚人那樣——自食苦果。
看完這則佛經故事,我們一定會對愚人的行為嗤之以鼻。但「食鹽」只是個方便,如果將它用以說明把「方便」等同於「究竟」的學佛現象,那麼我們會發現愚人的影子無處不在。
宗教中的出奇蛋
在印順導師的《成佛之道》中,有段生動的故事,內容大意如下:有間老藥店,賣的是救命金丹。不過這間老藥店,不講究裝潢,只是老實賣藥,只有那些識貨的人,才會來買藥救命。可是,也有些人嫌老店的店面不美觀,藥店裏的藥味太重,所以不願意進店買藥。為了讓救命金丹的銷路大一點,老藥店不單重新裝潢,而且把救命丹包上了糖衣或膠囊,再用精美的盒子來包裝它。這種推銷手法,無疑令救命丹的銷路變大。
俗語說「人心不足蛇吞象」,有些任性、幼稚的小孩,還是不想要這種包裝的救命丹。於是店家又另想方法,在救命金丹藥中,滲入了大量的糖漿,配置各式各樣的玩具,在街上兜售。其實,這些藥吃進肚子裏,一樣也可以救命,但能救命的,並不是瓶子、糖衣、膠囊,而是救命丹。那種種的包裝只不過是「方便」。不過,時間久了,許多人卻誤以為那些糖衣、膠囊才是救命丹的根本,或是把銷路的考量凌駕於一切,於是捨本逐末,把方便當成究竟。
在佛法中,方便只是手段,並非是目的,若將「方便為究竟」,那我們無疑跟愚人沒有兩樣。對有一些讀者來說,他們或許會好奇印順導師的「救命金丹」指的是甚麼?而「糖衣」、「膠囊」又是指甚麼?下一篇將會逐一解畫。
延伸閱讀
參加資料
劉錦華(2022):《隨法行》,明珠佛學社、美國德州佛教會玉佛寺出版。
[1]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年人每日攝取的鹽份不應超過五克,否則會衍生心血管等疾病。所以一般情況而言,未等到我們食鹽比年輕人食米多,可能早就因為鹽的攝取量過多而影響健康及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