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玄奘大師為求真求知,以腳步踏出新世界,往西天取經,無懼艱辛——「百喻人間」系列之十一

攝影:誠蓮仁

(續上期)

原典

昔有痴人往大池所,見水底影有真金像,謂呼有金,即入水中撓泥求覓。疲極不得,還出復坐。須臾水清,又現金色,復更入裏撓泥更求覓,亦復不得。其如是,父覓子得,來見子,而問子言:「汝何所作,疲困如是?」子白父言:「水底有真金,我時投水欲撓泥取,疲極不得。」父看水底真金之影,而知此金在於樹上。所以知之,影現水底。其父言曰:「必飛鳥街金著於樹上。」即隨父語,上樹求得。

——《百喻經》卷三第六十「見水底金影喻」 (CBETA: T04, no. 0209, p0551c29-0552a08)

《百喻經》中一個故事,曾經有個痴人在大水池邊,見到水底有塊黃金的影像後驚呼:「有金子。」就跳入水中翻泥尋找,幾次進出都未能找到水中黃金,弄得疲憊極了。他的父親來找他時問:「你在做甚麼,弄得這般疲睏?」兒子說在水底見有真金,但跳下去尋找幾次都找不到,所以疲累極了。父親看了水池,知道黃金其實在樹上,水中只是黃金的倒影。父親說道:「必定是飛鳥銜來放在樹上的。」兒子得父親提點,上樹找到了金子。故事中兒子只看表面,沒看出黃金的真實所在,枉費力氣。生活是一門學問,所謂學問,是有所學時亦有所問,學習當中擴闊思維。玄奘大師嚴謹治學,自大德們學習各家學說後產生疑情,發願西行取經求證,譯經時以三種梵本勘查對照,一絲不苟的求證精神,不為一己之榮譽,只為讓佛陀正法廣布流傳,與先賢們用心翻譯經典,讓佛教法水流傳之初心是一致,留下如黃金般經千錘百鍊的佛典法寶,利益後世眾生。

玄奘大師(公元602—664),洛州緱氏縣(今河南偃師市)人。俗姓陳,名褘,法號玄奘。學通經、律、論三藏,人稱三藏大師,精通梵文,為後世留下漢譯寶典過千,中國佛教史上四大翻譯家之一;因曾於長安慈恩寺任上座,又稱慈恩大師。玄奘大師祖先歷朝為官,為家中幺子,父母早逝。二兄陳素於洛陽淨土寺出家,法號長捷,他隨長捷法師住淨土寺,小小年紀已器宇不凡,聰慧好學,十一歲已熟讀《妙法蓮華經》、《維摩詰經》及誦習儒道百家典籍,十三歲遇隋煬帝下詔於洛陽度僧,玄奘大師向被派來考查的大理卿鄭善果表示自己出家的目的是「意欲遠紹如來,近光遺法」,而被破格入選。

玄奘大師出家後勤奮用功,與兄共居淨土寺,就慧景法師聽《涅槃經》,從慧嚴法師處受《攝大乘論》。618年隋亡唐立,天下大亂,玄奘大師提議長捷法師同往唐朝首都長安參學,開始雲遊訪道,遍歷隴、蜀、趙等地。622年,玄奘大師於成都定慧寺受具足戒,學律五篇七聚,歷遊荊、湘、蘇、皖各地,參謁道基、寶暹、惠震、道深、道岳、法常、僧辯法師等名宿大德,學《攝論》、《毘曇》、《成實論》、《俱舍論》,聽《發智論》、《攝大乘論》等。玄奘大師足跡遍佈全國,博覽各家宗論典籍後,發現當時流通的典籍,各處教法異說紛紜,尤其諸漢譯佛典的義理解釋不一,於是發大宏願,決心親至西方取經,追源梵文原典考證以解惑。他上表朝廷前往西行求法,但一直得不到唐朝發放的過所(護照)。於貞觀三年(629年)因北方正值災荒,玄奘混進飢民中,由長安偷渡出關,前往天竺。經涼州(武威),晝伏夜行向西行去,至瓜州(敦煌),再由胡人石盤陀引路到瓠蘆河,西出玉門關。石盤陀知沙漠險惡,不欲再行,亦勸阻玄奘繼續西行,玄奘毫不猶豫地說:「我為求大法而發心西遊取經,寧向西天一步死,不回東土一步生。」單人匹馬出玉門關後行至八百里莫河延沙蹟(流沙)後到高昌國,曾在茫茫沙漠中昏迷兩夜。沿著西域諸國越過帕米爾高原,冒死在雪山峭壁攀爬,經歷重重艱難險惡,終抵達天竺國,自北印度開始其參學遊歷之行。

631年,玄奘大師至摩揭陀國王舍城,留學當時印度最高學府「那爛陀寺」,向住持戒賢論師請學《瑜伽師地論》。前後花了五年聽《瑜伽》、《順正理》、《顯揚》、《對法》、《因明》、《聲明》、《俱舍》、《婆沙》、《集量》、《中》、《百》等論,後亦求教於著名高僧,提問《瑜伽》、《因明》等諸疑。玄奘大師之後又去巡禮東印、南印、西印,訪尋佛經梵本。十二年後返回那爛陀寺後,受命代戒賢論師講授《攝大乘論》和《唯識抉擇論》。玄奘以梵文所著《會宗論》、《破惡見論》、《破大乘論》斥破當時教界內的邪知邪見者,所立之〈真唯識量頌〉在曲女城辯論大會上,折服與會的數千人,不戰而勝,名震五天竺,得到天竺各國國王及佛教界的敬重。次年取道新疆省南路、于闐、樓蘭等地東歸,結束歷經十七年長達五萬餘里的西行之旅。

玄奘大師於645年元月抵長安,得到百姓們誠敬的夾道歡迎,朝廷文武百官領皇帝的旨意,盛大的恭迎玄奘大師東歸。玄奘自天竺請回計有梵典五百二十夾、佛陀舍利一百五十粒、佛像等數百件,後建大雁塔存之。唐太宗為其於長安弘福寺及新建大慈恩寺設譯經院,開始翻譯經典,十二年後轉往西安玉華寺。在翻譯經典的十九年中,玄奘大師領導團隊翻譯出《大般若經》六百卷、《瑜伽師地論》一百卷、《大毘婆沙論》二百卷、《俱舍論》、《成唯識論》、《攝大乘論》等,計經論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玄奘大師的成就不止於佛學及佛教典藉的譯經,他創立唯識法相宗,對亞洲佛教影響深遠,尤其日本佛教的發展。其著作《大唐西域記》精細地紀錄了他西行取經所見所聞的地理、人文、風俗,更集外交家、地理學家於一身。

讓我們保住為佛弟子最初的一念心,向玄奘大師學習,先以謙卑之心學習,深入研究,鑽研透徹後勇敢提出疑情,建議改善方案,求知求真。大師從光大聖教的一念心,以自己腳步踏出新世界,讀萬卷書同時行萬里路,無懼艱辛,承先啟後。社會進步變遷,生活每刻是修行,學習知識,修正行為,啟發自己,啟發他人。

參考書籍: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 CBETA, T50, no. 2053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