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觀看電影或追連續劇嗎?緊湊合味的劇情,亮麗的男女主角之外,我們都被劇中情節出現的喜怒哀樂等情緒所吸引。越是大喜大悲、越是愛恨情仇,即使我們知道自己只是觀眾,仍然會隨著劇情流淚、傷感、哀嘆。奇怪的是當情緒如恐懼、羞恥和哀傷等出現在真實生活時,我們卻不知所措。這個反應其實很正常,懂得如何面對激動的情緒的人畢竟是少數。 認識很多朋友出心為心靈疲憊的人提供協助;比如擔任熱線義工好聆聽憂慮抑鬱人士的痛苦、或主動陪伴喪親親友渡過低沉時期等⋯⋯。他們分享助人過程中最大挑戰,就是受助人突如其來激動的情緒。「複燃」便是其中一項值得學習的反應。
小元唸輔導課程,我是她的臨床實習導師。課程評估有機構實習、聽課、小組模擬解難和文章三大單元。小元是優秀的九十後,四千字文章洋洋灑灑理論清晰分明、小組模擬解難時小元更表現得自信滿滿。小元興志勃勃地開始實習,渴望從真實的受導者實踐自己所學。 殊不知開始實習第四週,小元跑到我的辦公室哭泣起來。「我不知道輔導過程自己做錯了甚麼!」滿臉歉疚的小元繼續描述她的經歷:「A女士明明聊得好好的,誰知第三次會面中途她突然崩潰起來;她整個人哭得像淚人似地,我們根本無法繼續聊下去。好不容易停了哭泣了,A女士連連表示抱歉,可能覺得自己太失禮,她連頭也不回便離開面談室,甚至未如常預約下次見面日期時間。我到底做錯了些甚麼?我搞砸了嗎?」
小元對A女士提供了安全接納的輔導環境,在溫柔善待下,A女士久藏心中的舊傷疤被喚醒了,傷疤揭起來自然感到痛苦。克莉絲汀.娜芙(Kristin Neff)和克里斯多弗.葛摩(Christopher Germer)寫道「複燃(backdraft)這個術語,是消防員用來描述火勢耗盡所有氧氣後,透過打開窗或門引入新鮮氧氣時發生的情況。空氣湧入,火焰衝出,當我們以自我疼惜打開心門時,也會發生類似的效應。一生中纍積的苦難燒燙了我們大多數人的心,為了日子能繼續過下去,我們得把壓力或痛苦擋在心門之外以保護自己⋯⋯當我們打開心門,讓疼惜自我的新鮮空氣流入時,過去的痛苦和恐懼可能會跑出來。這就是複燃。」[1]
明白了複燃反應,小元的心情變得輕鬆起來。正如自然療法提到的好轉反應,A女士感到安全,所以敢於面對過去的傷痛,真正的療癒才剛開始。複燃也出現在我們生活中。當我們打開心扉時,煩燥、焦慮、恐懼、傷心、羞恥等負面情緒湧現;肢體可能出現疼痛不適;心理甚至自惴「我很沒有用、我很孤單、我又錯了」。面對複燃的時候,知道這是一種情緒出口,只要接納它,不跟它抗拒,讓它自然地消退便可以了。暫時停止引發複燃的活動,從事令身心愉悅的事情,也是好方法。 讓我們學習接受各式各樣的情緒,畢竟接受它就是接受真自己。
[1] 《自我疼惜的51個練習》 (The Mindful Self-Compassion Workbook),第7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