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電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有些想法。
少年Pi的故事分幾部分,先是關於他童年在印度Pondicherry的日子。Pi交代了他名字的由來,他為何同時信奉三種宗教,以及他父親開動物園,園裡養了頭叫Richard Parker的猛虎。他們一家在印度生活好好的,然後某天,父母決定登上一艘日本船,舉家出發前往加拿大。
航程中,日本船遇上大風雨沉沒,Pi的家人全部罹難,他跟幾頭動物流落在救生艇上,在大海茫茫中漂流,最後更只餘下他跟老虎Richard Parker。
海難中,與Pi作伴的只有Richard Parker:一頭每天至少喫九公斤鮮肉,兇悍異常的猛虎。一人一虎乘著一片孤舟,時刻面對暴雨強風、深海巨鯨等巨大天然力量的威脅,Pi本已脆弱不堪,但Pi眼前的最大威脅,卻是他的伙伴──Richard Parker!為了生存,Pi必須要跟老虎朝夕相處,甚至,成了Pi時刻保持警覺的理由。相處下來,Pi卻發現Richard Parker的另一面──跌進水裡時眼神惹人憐憫;暈船的時候也異常狼狽。看著Richard Parker這些面貌,Pi等到有機會撇開牠的時刻變得於心不忍。最終還是跟滿有攻擊性的畜牲一起爭食物、爭地盤,共同度過一天又一天的日落日出。猛虎成了最可怕的卻又不能或缺的伴侶。Pi與虎同舟共渡過了200天,小舟泊岸墨西哥一個渺無人跡的海灘;Richard Parker逕自登岸,頭也不回地隱沒於森林。Pi最終獲救。
甫出戲院,老虎仍在我的心內縈繞不去。如心理學家容格(Carl Jung)所言:每個社會都有人們集體意識投射的意象。老虎在電影中代表了兇猛殘酷、令人不寒而慄。大多數人的心目中,老虎象徵了恐懼。在我們生命成長的旅程上,恐懼扮演了鞭策、催促、推動的腳色。回想一下,曾幾何時,幼小的我盡快完成家課,不就是要逃避老師的責備、家人的滕條嗎?少年時勤奮地考公開試,不就為了前途,免將來受人白眼?步入成年,日以繼夜拼命地工作,不就為了不被人家看扁?推動我們闖過一關又一關的,不是恐懼還是甚麼?我們被內心的老虎(恐懼)咆哮著、追趕著;日子久了,老虎已被內化成了生命的推動力,成了人生旅途的伴侶。有時候,甚至難以想像缺了老虎(恐懼)這股動力,生活將是什麼樣的光景。
正如電影裡,Pi意識到長時間在海上漂流,總不能逃避猛虎。他意識到須要把猛虎馴服,故不斷作出嘗試,終究找出和睦相處的方法。面對生命中的老虎(恐懼),我們也可以勇敢地注視牠,從不同角度認識牠,假若條件許可,找出與牠和諧相處之道。祝願我們都能跟內在的恐懼和平共處。
(註:1884年曾經有一場船難,一艘叫Mignonette的帆船在航向澳洲途中於南大西洋沉沒,當時救生艇上有四個生還者,其中的一位十七歲少年,後來給船長和三個水手在「無可選擇下」吃掉。吃人者最終獲救。少年的姓名是Richard Par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