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護生思想的現代啟發

前言

護生是佛教倫理的精神。佛教強調眾生平等,指出眾生並無高低之別。因此,佛教主張以平等無差別的悲心憐憫一切眾生,不捨一切眾生。本文以佛理為根據,探討佛教的護生思想,並探討護生思想對現代人的啟示。

護生思想的佛理根據

佛教的「緣起說」(pratītya-samutpāda),認為世間萬物相依相存,宇宙萬象都是互為條件而存在。它們之間的真正關係,不是各自獨立的,而是互為影響的。

另外,佛教指出眾生都具有「佛性」。在此「能成佛」之基礎上,眾生無高低之別,一律平等。人間雖有貧富貴賤,但生命都是同等寶貴。我們應該拋棄以「自我為中心」的態度,並以慈悲心,憐惜一切眾生。人與人、人與動植物、乃至人與自然,應結成一個互存的網絡。

從「三世觀念」說,每個人與一切眾生,都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現在縱然未必相親相識,但過去未來的無數生中,他們都曾經或很有可能是我的至親,如《梵網經》中說:「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此受生。」由此以觀,一切眾生對我都有恩情,理應和他們相親相敬。

有人會問,依佛教的「因果律」原則,眾生的福樂隨業力引發,生死各有因緣。保護眾生而令他們今生不受惡報,豈非要他們的惡債在未來世清償?其實不然,佛教所說的「因果」不是宿命論,並不與護生觀相違。我們可幫助眾生減輕苦難,令他們消除怨恨,繼而產生感激之心,從而學習行善。他們在行善的活動裏可增加福德,無形中影響著未來的果報。綜合以上觀點,護生有其充足的佛理根據。

護生思想的不同層次

(I) 護生:不殺生

佛陀給我們開示了五條戒律,是為了克制私欲,熄滅貪瞋癡,以達到內心的清淨。若能持守五戒,則身口意三業清淨。五戒中,不殺生為最根本的持戒。就此,《雜阿含經》作了明確的闡述:「若有欲殺我者,我不喜。我若所不喜,他亦如是,云何殺彼!作是覺已,受不殺生,不樂殺生。」

不要殺生,即是為實踐佛陀的慈悲精神。我們要在思想和生活上不殺生,也不支持殺生的行為。佛教以「人」為本,所以不殺生戒主要是指不殺人。殺人罪在佛教戒律裏叫做犯「波羅夷 (pārājika) 」,即是不容許懺悔的「極重罪」。然而,我們應要擴大悲心,不僅學習種種方法去保護人,還要懂得愛護動物、植物和大自然。

中國佛教繼承佛陀的慈悲精神,主張不殺生,並由不殺生進而推行放生及奉行素食。南朝梁武帝作《斷酒肉文》強調「肉是斷大慈種」,指吃肉將會受到惡報。自梁武帝提倡以來,僧人素食成為普遍的生活準則。一切眾生和我本來為一體,皆有佛性,不能因一時的貪欲就將牠殘殺吃食,把自己的貪欲建築在眾生的痛苦上。另外,學佛的目的是要保持心的慈悲和清淨。如果心裡充滿著貪瞋癡,眷戀素「鷄」素「魚」,就是終日吃素也欠缺學佛的誠意。

(II) 護生:教化眾生

護生的更高層次就是能使眾生「得聞佛法」,增長智慧。在大乘佛教中,佈施是六度之初。依《大智度論》所載,法施有最大的功德:「佈施有二種,一曰財施,二曰法施。其中,佛說施中法施第一。何以故?財施有量,法施無量。財施欲界報,法施三界報。亦出三界報。」 所以,愛護眾生就是要令他們明白佛法,提升質素。然而,教化別人的首要條件就是先要令自己進步。這就是說,我們需要親近善知識和聽聞正法,亦要在生活中覺知自己的念頭,觀察自己的心態,從而轉化煩惱。自己有所體會後,還要和他人分享法理,這樣才能教學相長,彼此得益。愛護眾生的內容,不僅是給他們溫飽,給他們保護,最重要是能令他們進步。

結語

佛教以「緣起法」為基礎,說明生命是彼此相互關係的存在。因此,我們應要互相善待,不應膨脹私欲,而使眾生做成種種的傷害。基於佛教的慈悲,護生最少能做到不殺生,並能珍惜一切生命。此外,我們要追求進步,精進學習,提昇自己,並能教導別人,使他們同樣得到智慧。這樣,才是對眾生更深層次的愛護。當大家也能發揮護生的精神,和諧的現代社會才可實現。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