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理論體系龐大,經典浩繁,最終以智慧解脫為歸宿。大悲大智是大乘佛法中最重要的兩條。而慈悲作為一切佛法之基礎,它也是佛與眾生之間溝通的重要橋樑。不過,現代社會人們所提倡的慈悲只能算是佛教慈悲的其中一方面,宣傳發慈悲心的同時應該知道慈悲是有層次分類的,以及大慈大悲並非是客觀強加的而是佛菩薩內心的自然流露。本文從佛教慈悲思想的內涵和理論淵源,簡要闡述了佛菩薩精神與境界,以及同僧俗四眾所發慈悲心之異同,希望可以對佛教慈悲思想的傳播弘揚,有所裨益。荒唐之處,還請諸位專家批評指正。
一 佛教慈悲思想的內涵
新版《佛光大辭典》中對慈悲解釋為:“慈愛眾生並給與快樂(與樂),稱為慈;同感其苦,憐憫眾生,並拔除其苦(拔苦),稱為悲;二者合稱為慈悲。”陳義孝所編《佛學常見辭彙》中則解釋為:“願給一切眾生安樂叫做慈;願拔一切眾生痛苦叫做悲。”《大明三藏法數》曰:“慈即愛念,謂以愛樂歡喜,起大慈心,能與他樂也;悲即愍傷,謂以惻愴憐愍,起大悲心,能拔他苦也”。這幾種解釋大同小異,都認為給眾生安樂、快樂稱之為“慈”,拔除眾生的苦難稱之為“悲”。
“慈悲”二字最早出現在《長阿含經》卷一。經文曰:“以慈悲心故,為說四真諦,開演法句義,令眾奉至尊”。這裡所說的慈悲是佛陀的慈悲,也就是說佛教的“慈悲”一詞最早源於釋迦牟尼佛,是稱讚他對眾生的憐憫與拔濟。後來在發展當中成了佛菩薩本質的代名詞。《大智度論》卷二十九將慈悲賅攝於四無量心中,而分別稱為“慈無量”與“悲無量”。
據《大智度論》卷四十、北本《大般涅槃經》卷十五等載,慈悲有三種:
1. 生緣慈悲,又作有情緣慈、眾生緣慈。即觀一切眾生猶如赤子,而與樂拔苦,此乃凡夫之慈悲。何謂凡夫?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等差別相即是凡夫,父與子兩個個體並非一體因而自然有差別相,所以不是同體大悲,固然不是佛菩薩境界的慈悲。然三乘(聲聞、緣覺、菩薩)最初之慈悲亦屬此種,故亦稱小悲。
2. 法緣慈悲,指開悟諸法乃無我之真理所起之慈悲。是無學(阿羅漢)之二乘(聲聞、緣覺)及初地以上菩薩之慈悲,又稱中悲。
3. 無緣慈悲,為遠離差別之見解,無分別心而起的平等絶對之慈悲,此為佛菩薩獨具之大悲,非凡夫、二乘等所能起,故特稱為大慈大悲、大慈悲。
以上三種慈悲,並稱為三緣慈悲、三種緣慈,或三慈。
《大智度論》(卷四十)如上把慈悲分為眾生緣慈、法緣慈、無緣大慈等三種,其中分別在於行者所證的果位與了悟諸法實相的智慧。論曰:“慈悲心有三種:眾生緣、法緣、無緣。凡夫人,眾生緣。聲聞、辟支佛及菩薩,初眾生緣,後法緣。諸佛善修行畢竟空,故名為無緣”。這種分類很明顯是以所證的果位來做標準的,果位本是消除無明證得智慧的境界。此間從凡夫到佛地因智慧體的變化而產生的慈悲也不同,未實證諸法“畢竟空”而宣揚“同體”大悲,出發心是好的,但是我們也應該知道,如果還沒有證得如來智慧體時是很難發出這種最高境界的慈悲心的。佛教是一個理性的宗教,不同境界的悲心行願不可混為一談,否則就如同讓一個五歲小孩扛起百斤麻袋一樣,強人所難。但大乘佛教鼓勵人發菩提心、大悲心,應不斷修行提昇自己,以成佛的最高的境界為目標。
無緣慈悲非因果法,它是圓滿智慧佛性的放射。只有懂得這一點才算是懂得了大慈大悲,因為慈悲程度與自我佛性挖掘的程度有關,在《大智度論》中把慈悲分為眾生緣慈悲、法緣慈悲、無緣大慈等三種慈悲也是這個原因。開發佛性達到四果羅漢就證得阿羅漢果,這是佛性開發的一個階段,從凡夫到佛地經過多個階段,而每個階段開發出的佛性都不同。等到佛地才會發出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佛菩薩並非見到了真實的眾生,或真實的法而起大慈悲心的。他是通達了一切法空之後而起這大慈悲心,這便叫做“無緣慈”。在一切法空的深悟中,不礙緣有,還是見到眾生的苦痛,只是不將它執以為實有罷了。到這時,般若與慈悲二者便可說是合二為一,這才是真正的大乘慈悲,所以又叫它為“同體大悲”。一切法都是平等的,而就在這平等中,沒有了法與眾生的自性,而法與眾生宛然現前——即空而起慈,這便叫無緣慈。所以講到佛菩薩的慈悲,這其中一定有般若,否則便不稱其為真正的慈悲(大慈悲)。講到般若,也必須包含了慈悲,本末倒置單一的宣傳大慈大悲,卻忽視尚需甚深智慧地運用慈悲,反而易使教外人士產生佛教是個假惺惺的宗教這樣的錯覺。佛教是個思辨邏輯非常強的宗教,我們有必要通過實證的邏輯推論來做一些合情合理的闡述。
何謂“同體”?“如波之於水,四肢之於一身,謂之同體”。就是說如同波是水的一部分,四肢是身體的一部分,感同身受,因而可以推出:如同羊被宰時見者自會感到割肉的痛苦,見羊死去時也會感覺到其對死亡的恐懼!當年佛陀“捨身飼虎,割肉餵鷹”就是這種境界,但是世間同樣例子恐如鳳毛麟角。所以聯繫實際我們應思考一下,當有些人大力宣傳“同體大悲”之餘而不重視鼓勵教理的研習、智慧的啟迪,這種追求擴大信眾、立足宗教市場的弘法方式是否得當!
“宗教裡的苦難既是現實的苦難的表現,又是對這種現實的苦難的抗議。”根據馬克思的這種觀點來看的話,佛教起初的慈悲一定是針對於當時社會苦難的。佛教產生前的印度正處於外道盛行時期,各種思潮的衝擊,婆羅門特殊的種姓制度,再加上地方勢力的兼併連戰與自然災害,使佛教不得不提倡慈悲思想。宗教倫理以至善為最高的目標,因而佛教的慈悲也是這種對善的提升和發展而已。
起初小乘的慈悲思想是一種觀修方法,原為五停心觀之一,主要是一種對治個人心性弱點的修行方法。佛教認為內心可以演變成貪、嗔、痴、慢、疑等五種壞心並稱為五毒,所以人們通過對自己內心原有的佛性進行觀照來消除嗔恨心等壞心,回到本有的自然狀態。於是慈悲觀在小乘中變成了一種修行法門。到大乘佛教時,為了突出慈悲的深意,大乘佛教認為慈悲就是佛性,將慈悲由修行法門提升為佛性的地位,體現了大乘佛教對慈悲的重視。“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大慈以喜樂因緣與眾生,大悲以離苦因緣與眾生”(《大智道論》卷二十七)。因大慈心所以能給眾生快樂,因大悲心所以能拔一切眾生的苦。於是後來慈悲演變成了解脫涅槃之重要途徑。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