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極樂淨土 vs. 兜率淨土 (三)

西方三聖

上一篇的文章已從得生方法,來比較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及彌勒菩薩的兜率淨土;本文會進一步,從眾生的身相和淨土的莊嚴來對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與彌勒菩薩的兜率淨土進行比較。

觀景和眾生身相等方面的比較

1. 彌勒淨土的景觀與眾生身相

兜率內院之形成,其實是因為天上的天子「為供養一生補處的彌勒菩薩,以天人福德力化現而成」[1],在《彌勒上生經》中亦記因天人的天福所感:

「(他們的寶冠都) 化作五百萬億寶宮,一一寶宮有七重垣,一一垣七寶所成,一一寶出五百億光明……無數瓔珞出妙音樂,時樂音中演說不退轉地法輪之行……莊嚴垣上,自然有風吹動此樹,樹相振觸,演說苦空無常無我諸波羅蜜。」[2]

另外,彌勒兜率內院的渠道非常別致,是八色琉璃所成,每一條渠道都是五百億寶珠所合成。由此可見,兜率天的內院因為眾天子之福德而化現而成聖妙莊嚴的世界,其中的音樂、振樹之聲都會說法。而且,連當中的渠道都是由寶珠、琉璃所成的,非常美麗。

2. 極樂淨土之景觀與其中眾生的形象

據恆毓所著的〈論淨土〉一文,他認為極樂世界的景觀具有三種莊嚴:事莊嚴、人莊嚴、法莊嚴。所謂事莊嚴,就是以事物而作莊嚴。[3]這如果用《佛說阿彌陀經》的說法,極樂國土外有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皆是四寶周匝圍繞,另外,又有七寶池,八功德水充滿其中,池底純以金沙布地;池中又蓮花大如車輪,青色青光,黃色黃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至於「人莊嚴」,就是以聲聞、菩薩等聖人而為莊嚴。

所謂法莊嚴,就是以種種勝妙的法音而作莊嚴。這如果用《佛說阿彌陀經》所記:極樂國中的白鶴、孔雀、鸚鵡、捨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每天不停地發出和雅的音聲,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得生極樂國中的眾生,聞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但是,這些雀鳥卻不是因牠們的罪報所生,而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另外,彼佛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所以,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是因阿彌陀佛的願力,故有眾寶物之莊嚴,又有仗其佛力所化的雀鳥演說正法。

另外,得生阿彌陀佛的極樂國土的眾生,他們的身相就如阿彌陀佛無異。因為阿彌陀佛在因地時所發的四十八個大願之中,其共第三、四、五個願就分別是「身悉金色願」、 「三十二相願」、「身無差別願」。顧名思義,「身無差別願」,就是他希望得生其國的眾生的身相,是與其沒有分別的,而且並具足三十二相及身真金色。

小結—在淨土眾生的身相、國土之景觀都以極樂國土為優

兜率內院雖有水花樹林眾寶之莊嚴,但是僅由諸天子之福樂所生;但西方極樂世界之水鳥樹林更能演說妙法,令往生者得證無生之境,而這都是由阿彌陀佛的佛力所化,此為一方面之優勝之處。另外,得生極樂的眾生之身相,與佛無異,具足三十二相,身真金色;但得生兜率的眾生卻只是身長四由旬。所以,在眾生的身相方面,都是以阿彌陀佛的極樂國土為優。

極樂淨土與淨土宗關係

對中土的眾生而言,就是因為極樂淨土有著一些優勢,而且似乎比較適合末法時代的眾生求生,因此極樂淨土的法門就在中國一步一步的興盛起來。至於它的興起過程,與中國淨土宗有著極大的關係。

淨土宗為我國佛教大乘八宗之一,主要是一個通過修行至得生淨土的法門。淨土思想在中國佛教流傳中發展極早,淨土宗也是極為普遍的一宗。到了佛教傳入中國之後,已有大德宣揚此淨土法門,當中首推東晉慧遠大師。慧遠大師於元興年間(約西元402年)[4],與劉遺民等123人,於廬山東林寺般若精舍創立白蓮社,於阿彌陀佛像前發願,共期往生西方淨土。

另外,淨土宗的曇鸞大師、道綽大師和善導大師,繼慧遠之志,將淨土宗發揚光大。他們大力提倡持名念佛和觀想念佛,並以迴向願生淨土為宗旨。在他們大力弘揚之下,淨土教因此而大盛。

淨土宗導致彌勒兜率淨土信仰日益衰微

彌陀信仰和彌勒信仰一樣,都是基於對淨土的一種嚮往,而彌勒信仰的普遍流傳要比彌陀信仰早。彌勒菩薩的兜率淨土信仰卻沒有形成專宗,是因為彌陀信仰自東晉慧遠大師之大力宣弘,後又因有曇鸞、道綽、善導等大師的竭力提倡,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大行其道,而彌勒兜率信仰亦因此而日漸式微。


[1] 參考洪緣音著﹕《淨土修持法2﹕諸佛的淨土》(台北﹕全佛出版社,1995),頁268。

[2] 同上書頁268至269。並見《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大正新脩大藏經第十四冊 No. 452。

[3] 參考恆毓著﹕〈論淨土〉,載於《人文》2001年3月第87期,香港人文哲學會網頁﹕http://www.arts.cuhk.edu.hk/~hkshp

[4] 參考劉果宗著﹕《中國佛教各宗史略》(台北﹕文津出版社,2001),頁474。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