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笛子走天涯」

上星期到葵青劇院觀賞了由香港中樂團舉辦,名為《笛子走天涯》的音樂劇,配合中英劇團的話劇演出,頗具創意。音樂劇的核心環繞中國笛子作品,由中樂團六位笛子演奏家負責獨奏,包括中國北方笛子名曲──笛子宗師馮子存改編的<喜相逢>;描寫台灣原住民生活的協奏曲<山樂>;廣東音樂<雙聲恨>及以陝北山歌為創作元素的協奏曲<陝北四章>等。整套音樂劇選曲風格迥異,但通過話劇演員生動的演出及獨奏者精彩演繹,讓聽眾能於一場音樂會中盡聽不同風格的笛子作品而不覺突兀,可見主辦單位於選曲及編劇時下過一番心思。

現今笛曲琳琅滿目,但其實第一首笛子獨奏曲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才出現。笛子自古以來也用於戲曲伴奏及民間音樂的合奏,如崑曲便以笛子為主奏樂器;另外,用於演奏世俗禮儀亦非常普遍。這情況在1949年後卻有所改變。中國共產黨建國後首要的目標是營造一個與國民政府(1911-1949)在社會和政治體系不同的國家形象,並且為中國建立一個具有社會主義身份(Socialist Identity)的國家。為了這個目的,中共進行了大幅度的改革,為人民和國家創造一個新的意識形態。而在眾多意識形態的領域中,音樂藝術是其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部份。故此,中共大力推動文間藝人進入專業音樂家的行列。

另外,當時的總理周恩來曾指出:「凡是在群眾中有基礎的舊文藝,都應當重視的改造……現在是新社會時代了,我們應當尊重一切受群眾愛好的舊藝人。」在中共的推動下,全國舉行了不同的文藝演出,並且從中挑選出色的民間藝人代表中共作為文化使者到訪國外,其中最主要的活動是參加由共產主義國家所組識的「世界青年聯歡節」。這些活動為民間藝人提供了一個方便的演出平台,故此大批民間藝人瞬間湧現,並通過這些演出機會而走上專業的道路。

在過往,演奏民間音樂的藝人往往屬於社會的低下階產。隨著中國文化政策改變,演奏者的社會地位也有相應的轉變。社會逐漸不再認為演奏音樂為低層次的工作。民間藝人馮子存於1953年在「全國第一屆民間音樂舞蹈觀摩會」中首演了《喜相逢》及《放風箏》兩首獨奏曲,中國笛子亦由合奏樂器搖身一變成為獨奏樂器,大量笛子獨奏曲與獨奏家於此時才湧現。現在一般的中國音樂書籍介紹笛子時都是以中國古老樂器稱之,這是正確的。但值得留意的是,現今笛子之演奏形式及曲目並不古老,其年齡實和粵語流行曲相若,才幾十年光景矣。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