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遺教經》,又名《佛垂涅槃略說教誡經》[1],與《佛說四十二經》、《佛說八大人覺經》,合稱《遺教三經》。印度早已有不少高僧大德曾注解這經。包括公元二世紀的馬鳴菩薩(Aśvaghoṣa)[2],及公元五世紀時,有「千部論主」之稱的天親菩薩(Vasubandhu)[3]等,可見這經在印度早已受到重視。
釋迦牟尼佛,八十歲在拘尸那迦羅(Kusinagara)入滅。「垂」是行將入滅之時。佛弟子面臨佛陀入涅槃,難免覺得將來在修學上頓失依止; 在情感上也對佛陀這位三界導師不捨。
所以這經就是佛陀入涅槃前,針對這兩點作出簡略的開示,將住世時教導弟子的戒律和法要,作一扼要的歸納。可說是最後的訓誡,臨終對弟子最後的教誨、叮嚀、遺囑。佛弟子繼續修學的依止,統攝為戒、定、慧、解脫等四法門。內容包含修學佛法的基礎,及基本生活規範,所以是很值得珍重的。
譯主
譯主鳩摩羅什(Kumārajīva),是龜茲人。建元十九年(384年),呂光討伐龜茲,將什師供置在涼洲(即甘肅一帶)。 後姚興稱帝,於401年迎什師到長安。在皇家的西明閣及逍遙園,譯經三百八十餘卷,包括廣泛流傳的《金剛經》、《妙法蓮花經》、《阿彌陀經》、《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等。
初序分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輪,度阿若憍陳如;最後說法,度須跋陀羅。所應度者,皆已度訖。於娑羅雙樹間,將入涅槃。是時中夜,寂然無聲,為諸弟子略說法要。」
佛陀於娑羅雙樹間,行將入涅槃時,是時中夜寂然無聲,向弟子略說教誡。在《長阿含經》中,也有相類似的記載[4]。
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悟道後,最初在鹿野苑,向五比丘三轉四諦法輪。佛陀以自心中所證悟苦、集、滅、道四聖諦之法,度入一切眾生心識之中。
「輪」比喻佛陀所宣講的教法,「轉法輪」比喻佛陀所說的教法,此法能摧碾眾生三障,即煩惱障、業障、報障; 又如車輪能運眾生出生死海到彼岸。
佛陀根據眾生根性,先後三轉四諦法輪; 第一轉是示轉,第二轉是勸轉,第三轉是證轉。憍陳如是上根之人,在第一轉時,聽聞佛陀說「這是苦、這是集、這是滅、這是道」,便最先得法眼淨、證阿羅漢果。而最後得度的弟子,是在佛臨入滅前,在涅槃會上度脫的須跋陀羅。這裡舉出最初及最後兩位得度弟子,來總括佛陀說法四十九年的究竟功德。佛陀所度的弟子,有已證道的; 未悟道的,也已有悟道的因緣,所以說「皆已度訖」。
娑羅雙樹四方各二株,一榮一枯,合共是四榮、四枯,故稱四雙。四榮,代表常樂我淨; 四枯,代表苦、空、無我、無常。中夜是晚上十時至凌晨二時,代表寂然無聲。
「涅槃」梵語(Nirvāṇa),有些人常誤解為死亡。「涅槃」舊譯為滅度,或寂滅。「滅度」,是「滅」除煩惱,「度」脫生死,到達不生不滅的彼岸的意思。《大智度論》解釋為:「涅名為出,槃名為趣。」,即出離生死六趣(六道) 輪迴之苦。玄奘法師新譯為「圓寂」,即德無不「圓」,具足一切福德智慧; 患無不「寂」,永離一切煩惱生死。
佛陀福慧圓滿,已證「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的「無住涅槃」。經文「入涅槃」,只是佛陀為我等長迷不覺的眾生,於無生無滅性中,示現世間生老病死、生滅變易之相而己。
正宗分
這經的正宗分是略說修行的綱要,包括 (一)依持淨戒; 及 (二) 定慧修證。
依持淨戒的修行可分為五部分:
一、首先是策勉僧眾,應當以戒律行儀為依止;
二、要持戒清淨,先能守護根門,使六根不為外境所動,避免引起取著貪染的煩惱;
三、守護根門的下手功夫,是從飲食調攝生活;
四、勸導弟子修行要用功,不要耽著於睡眠;
五、控制貪欲,要培養忍謙質直的性格,遠離瞋恚、憍慢、諂曲的習氣。
定慧修證的內容,是少欲、知足、遠離、精進、正念、定、智慧、不戲論等八大學佛的要項。
(下期續)
[1]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大正,第十二冊,No.389,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T12/0389_001.htm
[2] 曇無讖譯,《佛所行讚》,大正,第四冊, No. 192,卷第五
[3] 真諦三藏譯,《遺教經論》,大正,第二十六冊,No. 1529
[4] 《佛說長阿含經‧遊行經第二後》,大正,第一冊,No. 1,卷第四,p0024b27-c01 ,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T01/0001_0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