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中道人生

在《六祖壇經》裏,慧能大師指出有三十六組相對的觀念,包括明與暗、陰與陽、有與無、色與空、動與靜、清與濁、凡與聖、大與小等,這種「二元對立」似乎是人類思考的特性,如果太強調或傾向某一邊,就是偏見、執著。

那要怎麼超越偏見或執著呢?慧能提出的方法叫做「離兩邊」或「三十六對法」,那是一種很好的思考訓練。

六祖云:「若有人問汝義,問有將無對,問無將有對;問凡以聖對,問聖以凡對。二道相因,生中道義。」

神會是六祖晚年的得意弟子之一,有一次,神會問:「師父坐禪時,是見還是不見?」慧能打了他三杖,說:「我打你是痛,還是不痛?」

神會答:「我感覺也痛,也不痛。」慧能說:「那我是也見,也不見。」

神會又問:「甚麼是也見,也不見?」

慧能說:「我見,是常見自己的過錯;不見,是我未見他人的是非。至於你,如果不痛,那麼你便像木石般無知覺;如果痛,那麼就像俗人一樣會有怨憤之心。見和不見,都是兩邊的執著,痛與不痛也都是生滅的現象。你還沒有見到自性。」

有若(孔子的弟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程子(北宋教育家)曰:「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者不偏執於一端,天下之人,應行此正道。

六祖教授:「於一切法,不取不捨。」自能無愛憎,離相即覺悟。庸者,是不變之定理。眾生皆有佛性,在凡不減,在聖不增,此理於一切時空,皆無法改變。

現實生活中,我們普羅大眾很多時候總是凡事論對錯、衡得失、分美醜。當你執著於自己的見解時,你就看不到對方,聽不到接受不了對方的意見和建議。於是你或者他/她都一直處於痛苦中,無法自拔。佛法之中道,在於希望眾生不偏不倚,懂得活在當下,用當下的心去做每一件事。當下不是過去不是未來,而是每一個人此刻呼吸之間。試著放下過去,不用過去遺留下的意識去看待評判人和事,而是用當下現境對照內心去處理。用成見去對待人和事,只會讓你離正道越來越遠。幸福從來都在,但有些人能夠找到,而有些人與之擦肩。

試著用恬靜的心去面對當下的人和事,用中道的態度去做一個幸福的平凡人吧!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