襌宗經典《傳燈錄》曾記錄過一個故事。從前有位文士,深受襌學所吸引,千辛萬苦跑到深山向一位襌師求道。他遇見襌師就問:「襌師,請問襌學的奧義是甚麼?」襌師聽了就指一指身旁山邊野生的桂花,笑而不語。這位文士不明所以,就繼續追問,當他第三次發問時,襌師說:「吾無隱乎爾」,意義即是我沒有向你隱藏甚麼。文士想了很久,大惑不解,不知所措。襌師又再指向那些桂花,笑意盈盈地問: 「你能嗅到山邊的花香嗎?」 文士聽罷,就愣住了,放下心中的疑問,果然嗅到芳香撲鼻的桂花香,點頭回應。襌師就說:「那末,吾無隱乎爾」,文士聽了,則開悟。
感受當下 直面自我
禪師的用意是,一個人能回復對自我的洞察,坦言接受當下和面對感受,就是襌的精要。文士求道心切,被腦海中疑問所困擾,忽略觀察四周事物,連嗅覺也都失去了,原來自己一直不是活在當下,被大腦的想法所蒙蔽,做不到「無隱乎」的空觀,欠缺對自我的洞察力。
你有過這種經驗嗎?感受常被身邊的想法和既有概念所蒙蔽。在用膳時,食不知味;走在花園旁,只想著生活的各種瑣事,嗅不出花香,甚至連花是甚麼顏色也忘了,內心的洞察力被雜念分散,生活淡而無味。猶記得當我任職廣告工作時,需要和客戶開午餐例會,以爭取更多時間傾談工作方案,緊張的氣氛和壓力令我無法專注用膳,食不知味,有時甚至連吃過甚麼也不知道。我常打趣說我是在吃「ROI」和「效益」,因為除了這兩個詞,我對飯局的內容都沒有印象。
不作虛飾 踏實生活
後來在一次襌修營中,我參與了「正念進食」的訓練。簡單來說,每個人用膳時保持沉默,慢慢咀嚼食物,直至完成。起初我以為這訓練十分容易,但原來沒有手機和電視,內心感到有點焦慮。當我細嚼碗內的食物時,才覺察到食材的質感、溫度和味道,這種味道是平日感受不到的。襌堂的飯菜都是以自助形式供應,每人可按自己的份量拿取食物,由於每口飯菜都規定最少咀嚼三十下才吞下,飽滿的感覺油然而生,再看看自己的碗,原來自己並不需要吃得太多。
你看這篇文章時在做甚麼?是在吃飯嗎?那希望你先好好專注在飯菜上,用心感受大自然的饗宴,因為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對我們來說都一樣重要。在這個以消費為樂的世代,我們總被形形色色的虛幻概念所瞞敝,不少需求都是別人創造出來,對於觀察內在的真正感受,我們並不擅長,只希望在外界獲取滿足,這種人生是無法圓滿的。一個人如果能細緻觀察內心,做到「無隱乎」,坦言接受當下。面對內心感受,不作虛飾,踏實生活,才能真正活出與別不同的人生。
下次當你打算光顧快餐店時,問一下自己:「我真的感到餓了嗎?我真的需要吃那麼多嗎?為甚麼我會選擇光顧這間店?」然後才決定自己的份量和餐單;當你用餐時,先放下困擾你的各種思緒,專心用餐,忘卻你剛才上傳到社交媒體的相片,大自然已經為你準備最好的禮物,現在好好感受它,體會襌的真諦。
心舒雲,擁抱正念,喜愛寫作。 從事傳媒工作十多年,見證人性美善醜惡,深信在繁囂的社會中,仍能在呼與吸之間找尋一片淨土。惜墨如金,寥寥幾筆道盡渺渺塵世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