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海賊王式的管理哲學── 毅行者的領軍人物

Brenda表示工作佔據人生大部分時間,如果工作不愉快,便等於人生大部分時間都不開心。如果能夠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快樂指數就會提升。97年加入樂施會的她開心爆棚,因為毅行者的工作符合她喜歡行山和旅行的興趣。

樂施毅行者是本港最大型的遠足籌款活動,每次參與的人數成千上萬,要籌辦這類型大規模活動絕非易事!

我們訪問了活動籌募經理黃玉閒小姐(Brenda Wong),邀請她與我們分享樂施會的理念和她的成功管理之道。在青衣公園荷花池邊,聽著潺潺的流水聲,咀嚼著Brenda的柔聲細語,裏頭所蘊含的管理智慧,不期然令我聯想起日本動漫《海賊王》。

樂施會的One Piece

在《海賊王》的世界所刻劃的海賊們有三種特質:夢想、冒險、信念。他們都有各自的夢想,並努力地追尋終極目標──One Piece。然而,實現夢想並不容易,它需要有冒險精神,以及堅定的信念。海賊們把這條拉近夢想和現實的距離叫「偉大的航道」。

如果說樂施會的「夢想」是「致力推動民眾的力量,以消除貧窮」,那麼我們便可以將「毅行者活動」,看成是那條扶貧的偉大航道了!

毅行者原本是駐港啹喀兵(對尼泊爾僱傭兵的稱呼,主要負責邊防工作)的一種軍訓活動。1986年,樂施會受邀合辦;1997年回歸,英軍撤離。樂施會隨即接手,成為香港唯一的主辦機構。(圖:樂施毅行者)

偉大的航道需要夥伴

在《海賊王》的主角路飛(Luffy)眼中,夥伴是非常重要的。雖然路飛的戰鬥力很強,但是他知道自己並非十項全能,不可能僅憑自己一人就能當上海賊王。於是在出發偉大的航道之前,他決定尋找一些志同道合、擁有不同專長的夥伴。

而要達到「消除貧窮」的夢想,樂施會一樣需要依賴夥伴。Brenda解釋:「無論是參與扶貧工作的,或是扶貧的對象,我們都以夥伴的關係合作。而扶貧的過程是動態的,所以我們會形容樂施會是一個扶貧發展機構。首先,機構會將籌來的款項拿到扶貧地區,在當地政府安排下,尋找扶貧的合作夥伴,因應貧困的情況,商討、設計扶貧方案和執行。當貧困的情況改善,我們便會撤離,這過程是動態的。」

「夥伴」的觀念甚至運用到扶貧的對象,以顯示出平等精神。「以大人和小朋友作夥伴為例,大人想跟小朋友做夥伴,不過卻要求小朋友一定要跟上他,這是沒有意思的。我覺得能力好的一方需要調校自己,和弱勢的一方平等一致。這種平等的夥伴關係才是重要的。」

信任是最好的管理哲學

每年參與樂施會的毅行者數以萬計。四人一隊,目標是於48小時內橫越100公里的山路。要籌劃這項極具挑戰的團隊活動,需要依賴大量的資源和眾多的夥伴,其中包括義工、捐款者、支援隊伍等。然而這些夥伴都是普通人,不是受過訓練的啹喀兵,作為活動經理如何帶領?

Brenda笑著說:「以前是大將軍帶領的,97之後就由我這個『師奶』充當指揮的角色!其實,大家聚在一起都有共同的目標。只要能夠讓每個人發揮所長,做他們最喜歡的事情,根本不需要去『管理』他們。事實上義工們每天都在自己工作的範疇上處理不同事情,一定十分熟悉。只要用心,又有滿足感,相信他們定能有所發揮。」

「所以,毅行者的管理角色其實很簡單。管理者猶如拼拼圖的人,要做的只是試圖將不同大小的零片,依照它們各自的形狀拼湊在一起,這樣才能拼出一幅美麗的圖案。相反,不應該企圖去變改它們的形狀,按照自己的意思硬拼在一起。」

這樣的管理方式,看似簡單,其實當中需要的,不僅是知人善任的獨到眼光,還需要對夥伴們抱持高度信任。

為對方創造價值

成功的管理之道,除了讓夥伴發揮所長,信任他們,還必須「為他們創造價值」。「活動統籌就是把各方面聯結起來。要做到這一點,最關鍵的是去『為他人創造價值』,而不是去尋找『誰可以幫助我』。只有為他人創造價值,才能夠得到別人的幫助。基本上,樂施毅行者就是從這樣的信念走出來的。」

要為他人創造價值,就必須以對方的利益為出發點去思考,「才能傾聽他們的聲音,感受對方的想法和感受。」

Brenda以2003年印度的喜瑪拉雅山山區的一個扶貧項目為例。「那裏有個問題,十來歲的小女孩就會被家人安排當妓女,賺錢維持生計;更大的問題是家人不覺得那是問題。我初聽到的時候,非常憤怒。

「不過,我覺得我的憤怒,是來自我用外人的角度,看待他們的文化,不是站在他們的角度看待事情。地理環境造成生活貧困,為了生存安排女兒接客,這種生活模式已重複幾百年,形成一種積非成是的錯誤觀念。當他們沒有接觸新觀念時,便缺少反思這種觀念的機會。

Brenda認為:「作為一個管理人,發生大大小小的問題,第一個反應應該是『一定是我的問題』。」她引用「因果」觀念分析:「所有自己當下經歷的事情,是自己覺得的『果相』,這些果相一定是自己過去經營得來的。」

「我們的項目不是要解決妓女問題,而是解決他們生計的問題,比方說建設水利設施,改善種植技術。當他們生計問題解決了,連帶的妓女問題便會漸漸不存在。所以,作為扶貧和發展的機構,適當時候放下自己既有的認知角度,直接走入社區,走進當地人的腦袋,用他們的思維模式去認知同樣的事實,慢慢就會找到出路。」

當計劃趕不上變化

除了人事方面的統籌,管理者還須具備應變能力。Brenda認為,培養應變能力的最好方法就是學習「無常」的觀念。她分享了2013年西灣村封村事件。

「活動當天,隊伍出發後不到半個小時,我們接到封村的消息,說西灣村村民不讓毅行者通過。起初我們也不太相信,因為所有的東西都準備就緒,並且已經付出相當多的人力、物力。我第一個本能反應是,進村裏跟他們評理。

「不過,我們發現評理是不可能的。何況入村的交通不太方便,那裏沒直通車,要嘛直昇機,要嘛搭船。但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趕在『超級毅行者』入村前的短短二十分鐘內到達。一邊不給過,一邊想要過,難免發生衝突。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現場的人都期待我,作一個決定。當時一位多年的義工Karl問我,有沒有Plan B。當時,直覺告訴我:既然是無法改變的事實,那就接受吧。不給我進去,那我就走吧;不給我右轉,我就左轉吧。

「這時候,遠處剛好來了漁護署人員。我們借用他的地圖,商討替代路線。幸好,我們在短短的二十分鐘內,找到新的路線;並調派人手,指揮義工整合新配置,物資補給,疏通由山頂而下,如洪水般的『超級毅行者』。如此一來順利免卻了一場不必要的衝突。」

最後,Brenda謙虛地說:「以別人的福祉、安危為前提的話,自然會做出那樣的決定。」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