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天台宗的止觀

「止觀」於天台宗,是一個不可或缺之課題,用以解決怎樣實踐理論。智者大師所推崇的《法華經》,只給予概念性的方向與目標,至於怎樣起步就非要具體的實踐方法不可。

智者大師在宣揚佛陀的心法之同時,並行地總結出佛陀的行法指引,於其四部與止觀有關的著作中有所交代,把從原始佛教至大乘佛教實踐「戒、定、慧」的行持,立體地呈現於其止觀系列之中。「止」是對治「心、性」的不確定性,而「觀」是發掘「慧」唯一的修持,全然地履行佛陀「戒、定、慧」之軌轍,從而繼承印度所傳的禪定之法,如《楞嚴經》[1]第九卷云:「世間一切所修心人,不假禪那,無有智慧。」

「止觀」之要,智者大師在《修習止觀坐禪法要》[2]中云:

「若夫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論其急要,不出止觀二法,所以然者,止乃伏結(煩惱)之初門,觀、是斷惑之正要,止、則愛養心識之善資,觀、則策發神解之妙術,止、是禪定之勝因,觀、是智慧之由藉(根源),若人成就定慧二法,斯乃自利利人,法皆具足。」

入涅槃之法,雖有多路,而最快有所成就者,非「止觀」二法也:

止:斷煩惱之第一要門;觀:斷疑惑的正確方法。
止:護養心識之善方;觀:能生出了解實相的不可思義之方法。
止:得發禪定之勝妙基礎;觀:為現智慧根源。

修習止觀,標的是見佛性,要成佛。智者大師在《修習止觀坐禪法要》講出其重要性:

「止觀豈非泥洹大果之要門,行人修行之勝路,眾德圓滿之指歸,無上極果之正體也。」

止觀不單只是入涅槃之門檻,還是修行人的殊勝道路,更是功德圓滿之歸處,入絕頂之果位而體證佛性。

智者大師的止觀開出有三種,分別是「漸次止觀」、「不定止觀」及「圓頓止觀」。在漸次止觀中歸納了原始佛教實踐戒、定、慧的方法,而大乘佛教實踐戒、定、慧的方法,就擴散於不定止觀及圓頓止觀的內容中。

天台宗實踐法門的內容,源於智者大師有關止觀禪修的四部著作:

其一為《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3],成書於567-575年間,屬漸次止觀範疇; 再者為《六妙門》[4],成書於577年,屬不定止觀範疇;另外是《修習止觀坐禪法要》[5],成書於578年,是《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第二、三、四卷之精要;最後是《摩訶止觀》[6],成書於594年,屬圓頓止觀範疇。

下表清晰地展示其簡要:

於《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所闡述的漸次止觀,其內以成就止觀之基礎的前行教法為主,開出「五悔」及「廿五方便」的修持範疇,是智者大師消化了原始佛教的修持方法所總結的要領。而《六妙門》才是入止觀的基本法要的指引,由呼吸的「數」息,到「隨」息之練習,從純熟而穩定的呼吸進入心識的「止」上,漸漸地入「觀」等等,具體地引導行者怎樣從原始佛教的修持方法,轉入大乘佛教的修持方法。《修習止觀坐禪法要》是精化了《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第二、三、四卷內容的述著。《摩訶止觀》以涉及圓頓止觀之境界處理的各種方法為主,內亦包括上述三冊之內容,但只作複習的簡說而已。


[1] 《楞嚴經》即《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見漢文大藏經T19n0945_009

[2]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別名為《(天台)小止觀》或《童蒙止觀》,見漢文大藏經T46n1915

[3] 《釋禪波羅蜜釋禪波羅蜜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見漢文大藏經T46n1916_001

[4] 《六妙門》全稱《六妙法門》,見漢文大藏經T46n1917_001

[5]《修習止觀坐禪法要》,見漢文大藏經T46n1915_001

[6] 《摩訶止觀》,見漢文大藏經T46n1911_001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