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裏,遇到別人謾罵,你會怎樣應付?會立即回罵、用語言把對方擊倒?怒上心頭卻不敢反唇相稽?
筆者想到佛陀的一次經歷。那一年,佛陀到了舍衛城,住在祇樹給孤獨園。一天,有位年輕的婆羅門登門,指摘佛陀引導他哥哥出家,不停地氣憤的指罵。你猜佛陀怎樣做?佛陀心平氣和聽完婆羅門的發洩後,反問說:有人到訪,你準備了餐食招待,如果客人沒有吃,那麼留下來食物歸誰?婆羅門想也沒想就說,自然還是歸他自己。佛陀就說:「你來到我處,對我粗言謾罵,但我沒有接受,那麼你剛才那些謾罵,算是歸了誰呢?」婆羅門回答:「雖然你沒接受,但都已經歸於你。」佛陀繼而說出一番道理來:「假如你罵我,我又來回罵;你向我動怒,我也向你動怒;你打我,我也打你作報復,那我就接受了你的挑釁。反之,如果從來沒有回罵、沒有理會對方動怒、沒有還手,就從來沒有接受過了。」(《雜阿含第一一五二經》、《相應部第七相應第二經》等都有記載。)
這正是佛陀的智慧。遇到挑戰和困難時,我們曾否使用「如果我是佛陀」這種思惟來應付呢?
近代佛教界有一位著名居士沈家禎先生。他有一篇短文,名為「五種可以隨時隨地修行的方法」。在這文章中,居士提出「將你自己比作佛」的修行方法。
居士首先讚嘆佛表現出大智大悲的人格。在是理智和情感上,佛同時達到圓滿境界。沈居士充滿信心的指出,人人本具與佛同樣的本性,只是受了外境影響,以至本性被埋沒了。這種「將你自己比作佛」的修行方法,首要是經常提醒自己,必須向「開顯本具佛性」這方向一直努力。
沈居士舉例說,我們將要發怒時,應要立即提起正念,反思瞋怒是不是順乎佛性呢?我們要設身處「佛」的想:如果佛陀處於這種境況中,會怎樣回應外來的刺激呢?
必需承認,我們沒有佛陀的境界,但我們可以效法佛陀的言行,以「開顯本具之佛性」作為努力目標。久而久之,面對激發我們瞋怒的外境時,便不會像平常人容易肆意發怒。居士勸勉我們把「仿效佛陀」四個字放在心裏,言行便會與佛法相應。
總括沈居士的經驗, 我們要懂得讚嘆佛陀、 對人人本具佛性充滿信念、對不同環境總是想到「設若我是佛」,思惟「面對這事佛陀會怎樣反應」。 其實這就是一種「正念」, 把這正念堅持下去就是修行。
要好好持行「如果我是佛陀」 這種修行方法, 必先具備一個條件,就是熟悉佛陀的一生言行身教。要熟悉佛陀,必須在學習佛教經律論之外,盡力了解佛陀的行儀、抉擇、說話、處事等,也有人以「佛陀的本懷」形容佛陀廣渡眾生的精神。
要了解佛陀,當讀佛陀傳記。不同國家共出版了多本現代版的佛陀傳記。本文不會一一引述了。在這裏只簡介三種中文寫的古籍,有心參考的佛弟子可自行參酌。
第一本是《釋迦如來成道記》,共有兩卷,是唐代王勃所撰,現收在卍續藏第一三○冊。本「記」敘述佛陀一代教化事蹟,以及釋尊入滅後教法弘通等事。唐代道誠法師為本成道記作註,也共有兩卷。
第二本是《佛所行讚》,原是有關佛陀生平的一部梵文史詩,傳為馬鳴菩薩所著,約於公元200年代出現,公元420年由北涼曇無讖譯為中文。本書梵文本十七章,記載佛陀早期的生活,直至覺悟之時。中文譯本則有二十八章,記載了佛陀一生的完整經歷,頭十四章與梵文版本吻合。本行讚可與漢譯的《長阿含經》相關部分一併閱讀,而且行讚所記一般被認為比《長阿含經》更為平實。
第三本是《釋迦譜》,由梁代僧祐所撰,現收於大正藏第五十冊。這本「譜」的內容,廣泛引用大小乘經律,記載了釋迦族世系的傳說、釋迦佛一生的事蹟,以及佛入滅後到阿育王時代佛法的流布。本「譜」內容包括三十四項敘述,附加僧祐簡單見解,典據和引文則十分清楚,對後世撰述佛傳具有示範作用。
星雲大師曾說,讀佛陀的本傳,「設身處地思惟佛陀的言行、用心,甚至佛陀的生活、待人」,才能盡量深入認識這位天人之師。大師還引述自己尋找佛陀的經驗:曾經六次前往印度,在菩提迦耶的大塔邊跪拜、經行、沉思和默想; 也曾在竹林精舍、鹿野苑和靈鷲山等地方感受佛陀說法。
以上種種的經驗,不是人人都有機會做到。重要的是,如果我們發心修行,並願意時刻思惟「如果我是佛陀」,這一種正念便能護持我們時時修行、修行處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