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捱更抵夜食無定時,好容易捱出胃病。筆者還記得第一次胃痛,是我初出茅廬在期貨交易所當暑期工的時候。交易所爭分奪秒,節奏快丶壓力大,雖然精神應付得了,但是腸胃卻支持不住。除了食胃藥外,最重要的解決辦法是從口入開始,每一口飯都要專心食丶細細咀嚼,直至完全變成糊狀才下嚥。經過一段時間,除了胃痛消失外,筆者發覺食物的味道亦有所不同,嚐到飯是甜的、水是甘的。
如果大家有機會去佛寺用齋,吃飯的地方被稱為五觀堂。甚麼是五觀?五觀是佛陀教導比丘在進食時的五項觀想:[1](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二)忖己德行,全缺應供;(三)防心離過,貪等為宗;(四)正事良藥,為療形枯;(五)為成道業,方受此食。修行人將進食作為一門功課,每一頓飯,柴米油鹽都是經過社會各界的辛勞,必須珍而重之。我們的功德修行是否值得接受大眾的供養呢?同時修行人亦要防止心念犯了貪瞋痴等過錯,應該視飲食為對治饑渴之病的良藥,滋養身心成就正道的大業。在這五項觀想的文字左右,通常會有一對對聯:「五觀若明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難消。」意思是如果能做到食存五觀的修行,連堅固的金都可以消化;但如果心念未能放下對過去丶現在和未來的束縛和執著,就算溫柔如水都消化不了。
從飲食引申到其他消費,一行禪師用慈悲和智慧將傳統的酒戒推演到有關飲食和消費的修習:「滋養和療癒」[2]是五項正念修習之一。除了飲食之外,消費亦包含身心的一共四種食糧(飲食、感官、意志和心識)。最「正」念的消費能夠讓我們在當下得到滋養和療癒;反之令我們迷失、或者損害身心的消費,我們都應該遠離[3]。
一行禪師的正念修習讓我們得以體驗禪宗行住坐卧皆是修行的精髓。既然生活離不開消費,那我們應該學習正念消費。正念消費的「正」有其因果的慈悲與智慧。「正」與「邪」、「對」與「錯」的道德觀並非教條主義。在南傳《阿含經》中有一重要的經文[4],當中伽藍族人問佛陀:眾沙門、婆羅門的教導公説公有理,皆以正教自稱,對其他人的教導則加以駁斥、輕視,究竟何之為正?何之為邪?佛陀明白伽藍眾的困惑,他解釋我們不應該單單因為風傳、猜測、教條、權威而相信某一種修行的方法,而是通過自身的覺察,分辨甚麼是不善、有罪以及是有智慧的人所呵斥的;如果以此法修行、執取則帶來痛苦,所以我們應該斷除此等修行和執取。相反通過大家的自覺,了解甚麼是善、無罪以及是有智慧的人所稱讚的,則大眾應該在這個法門中圓滿修習而獲得利益和安樂。通過聞思修,我們了解到貪瞋痴所帶來的痛苦和墮落,以及在修習戒定慧中所得到的清淨和安樂。
在這個紛亂的世界,要分辨正邪對錯需要通過不斷的反思和覺察,特別是市場的包裝、標籤和商品化將好醜對錯變得模糊,將人和人的關係變得這麼近、卻又那麼遠!當我們在享受空運進口咖啡的時候,我們好像毋須理會究竟當地工人的待遇如何。因為在市場機制中,只要法律容許,大家好像不用考慮甚麼公義丶甚麼社會成本。所以現今佛教徒需要做的功課是,在了解佛陀教導的同時,了解消費對我們、他人、社會和環境的代價,做一個明智、最「正」的消費者。
[1] 《CBETA 電子佛典集成》大藏經補編,第十九冊,No.103 禪林象器箋(三十卷) ,【無著道忠著】第 十七卷。http://www.cbeta.org/mobile/index.php?index=B19n0103_017
[2] 「覺知到沒有正念的消費所帶來的痛苦,我承諾修習正念飲食和消費,學習方法以轉化身心和保持身體健康。我將深入觀察我所攝取的四種食糧,包括飲食、感官、意志和心識。我決不投機或賭博、也不飲酒、使用麻醉品或其他含有毒素的產品,例如某些網站、電子遊戲、音樂、電視節目、電影、書刊和談話。」(http://appliedbuddhism.org/zh-tw/mindfulness-practices/mindfulness-trainings/226-5-mindfulness-training)
[3] 「我願學習回到當下此刻,接觸在我之內和周圍清新、療癒和滋養的元素。我不會讓後悔和悲傷把我帶回過去,也不會讓憂慮和恐懼把我從當下此刻拉走。我不會用消費來逃避孤單、憂慮或痛苦。我將修習觀照萬物相即的本性,學習正念消費,藉以保持自己、家庭、社會和地球上眾生的身心平安和喜悅。」(http://appliedbuddhism.org/zh-tw/mindfulness-practices/mindfulness-trainings/226-5-mindfulness-training)
[4] 《CBETA 電子佛典集成》南傳 (N), 第十九冊,No.0007,0268a07,增支部經典第三卷,三集第六十五。http://tripitaka.cbeta.org/ko/N19n0007_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