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玄奘法師圓寂紀念日:這是他西行取經途中,藉著持誦《心經》化解危難的故事⋯⋯

農曆二月初五(今年合陽曆3月7日)玄奘法師圓寂紀念日。自古以來,不少大德都有與觀音菩薩相關的感應事跡。其中一個廣為人知的,就是玄奘法師西行求法的故事。

玄奘法師生於隋文帝仁壽二年(602年),另一說為600年。他俗姓陳,名褘,祖先歷朝為官。他少年出家,遍學毘曇、成實、俱舍等經論。那時候,各宗派自成一說,令人無所適從。為了考究原典,釋除眾疑,法師於唐太宗貞觀三年(629年)從長安出發,西行印度求法,穿越荒原、巡禮聖蹟,遍習各宗派經典。

法師與《心經》的因緣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下稱慈恩傳)記載,西行取經前,玄奘法師曾遇見一位病人,滿身膿瘡,衣服破污。他心生悲憫,在佛寺中取了些衣服和食物給他。病人十分感恩,自愧無以為報,於是口傳了《心經》。

西行出關後, 茫茫大漠,一望無際、人鳥俱絕,在路上也找不到水源。他這樣形容當時的環境:「夜則妖魑舉火,爛若繁星,晝則驚風擁沙,散如時雨。」法師只默默誦念菩薩聖號和《心經》,一步步繼續前行。

《慈恩傳》記載:「是時顧影唯一,但念觀音菩薩及《般若心經》。⋯⋯至沙河間,逢諸惡鬼,奇狀異類,遶人前後⋯⋯及誦此經,發聲皆散,在危獲濟,實所憑焉。」

一路上遇有種種惡鬼、怪異景況,他都專念觀音名號,一一憑藉虔誠的信念和願力化解。法師又向菩薩祈求道:「玄奘此行不求財利,無冀名譽,但為無上正法來耳。仰惟菩薩慈念群生,以救苦為務。」到了第五天夜間,燥熱難耐的大漠,竟吹來陣陣涼風。後來,他又找到一片水草地。多日滴水未進、極其疲倦的他,終於找到了可供解渴的水源。

法師事後相信那並非固有水草,而是觀音菩薩慈悲,因其至誠稱念,故為他示現神通,救他出危難。

他繼續西行,歷盡千難萬險,求法十七年後帶著多部經卷返回長安。回到中土後,譯出《大般若經》六百卷、《瑜伽師地論》一百卷、《大毘婆沙論》二百卷等,為後人帶來無數智慧瑰寶。

在生命垂危的時刻,玄奘法師始終以續佛慧命為念。因其大願,他的祈請終獲菩薩的慈悲回應。


延伸閱讀:
玄奘法師的宗教體驗

分享: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