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當願眾生────明海法師談「禪心三無」(十八)

(續上期) 

安住當下,是我們轉化當下的開端,但在《淨行品》裏,轉化的工作不是從覺照進入的。可以說修行有兩個門,一個門是偏重於從空性智慧進入的;另一個是像《淨行品》所講,從慈悲心、大悲心進入的。所以,在第一句之後是「當願眾生」,這個「當願眾生」會把我們生活的每一個內容,每一個環節進行轉化,賦予它一個意義。生活的本質不在於外在的現象,比如是一個窮人的生活,還是一個富人的生活,是一個讀書人的生活,還是一個農民的生活等等,而在於對所做一切的理解,在於我們的心賦予生活以怎樣的意義。《淨行品》是要讓我們自己做主,用我們內心的光明、慈悲及與菩提心相應的善願而賦予我們的生活一個深刻的內涵。就像臨濟禪師講的「隨處作主,立處皆真」,只有我們做了自己心靈的主人,才能將黑暗、被動的生活因內心意義的開發而變成光明、主動的生活。

一般人常會覺得活得很累,經常抱怨,但是我們內心本具的光明如果能開發出來,生活就不會覺得累,而會成為一種享受。作為佛教徒,誦經、打坐是修行「充電」的一種必要方式,但修行還遠不止這些。我們所面對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每天要面對各種各樣的環境,講各種各樣的話,我們必須要應對各種環境和情節。做得了自心的主,可以說是修行的第一步.如果我們在生活裏還沒有做主,說明修行還沒有真正開始。按照臨濟禪師的「四料簡」[1]來說,第一步要體驗到內心的主,「主看賓」或叫「騎聲蓋色」,聲色是指外在環境。這需要通過修行才能做得到,如果沒有修行,就會像古人常講的「認賊作父」、「心隨物轉」。

修行的第一步就是用心轉物,而不被物轉,做到這一步,我們內心的修行功德才會念念相續、增長起來。所以,《淨行品》偈頌中的「當願眾生」是引領我們從慈悲這個門進入佛性、進入我們的心海。一旦從這裏進入,我們就會有很多發現,我們會看到一個人生命的價值不在自我如何,而在於是否能夠通達與眾生一體的大悲心,這個心也即諸佛的心。《華嚴經》云:「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眾生與佛相同的這個心,不是我們平時的妄想、妄念。平時的這個心是很膚淺、自我中心的,被各種先入為主的「有色眼鏡」所局限。因此,這個法門的第二個要領,是在每一種情景下我們都要在內心生起「當願眾生」這樣的願。

研究這些偈頌,大家會發現,「當願眾生」對應的內容是跟我們所處的環境相關聯的。比如「正身端坐,當願眾生,坐菩提座,心無所著」,表達的是希望眾生都能坐在覺悟的座位上,內心沒有執著,很自在解脫。所以,在安住當下的前提下,將我們的行動變成一種思想。行動成了行動者的思想,而思想也成了一種外化的思想中的行動。這兩點是互相增上的,願、善念只有外化到語言與行動中的時候,才會變成現實與力量,才會逐漸得到強化。如果在做每件事情的時候,都能夠生起「當願眾生」的善念,我們的心量必定會越來越廣大;隨著心量的擴大,我們生活的天地會越來越寬廣;而這個心量會隨著我們生活的延展逐漸得到強化,一直強化到把我們的自我中心、身心裏面的煩惱與偏執這一切覆蓋住,進而使自己發生一個蛻變。就像種子在地裏生長,自己超越自己,自己否定自己,修行也是這樣。

為甚麼我認為這個修行很適合現代人呢?如果我們側重於從空性的智慧去進入,有時候難以把握,而且有可能落在旁邊,而“當願眾生”的慈悲心與善願則是很好把握的,也很容易感受得到。這種修行較容易突破自我中心,使我們生活的每一個內容都能與眾生相關聯,與成佛相關聯,將修行成佛這件事落實到每一個當下。

(待續)

原文刊自《禪心三無》,天地圖書2017年出版。佛門網獲授權刊載。


[1] 四料簡:為臨濟宗祖師臨濟義玄所施設,即能夠應機應時,與奪隨宜,殺活自在地教導學人的四種規則:奪人不奪境、奪境不奪人 、人境俱奪、人境俱不奪。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