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習老師的觀察:少點正念容易隨波逐流,多點覺知可減少傷害……
升讀大學後生活費都是自己賺,因此接了幾份私人補習,亦擔任母校師弟妹溫習小組的導師。因緣巧合下,大部分學生都是中一生(我的表弟、一個中學師妹和母校的中一級溫習小組)。初嚐老師的角色,並回想起自己中學生涯,確實帶來不少衝擊。
這些中一生的共同點,就是看到密密麻麻的課本文字,想起要背的範圍時,溫書的動力便立即消失。最常聽到的感嘆詞是:「下?咁多!」、「唔想溫啊!」、「好悶啊!」、「本來想溫,但係一打開本書就放棄咗。」
其實經過中學生涯的人,大部分都覺得讀書很悶,但問題在於有沒有動力去戰勝這悶的感覺。雖然我挺怕悶,可能我是個比較要面子的人,因此不許自己考得差,溫書時就靠五顏綠色的筆記解悶。
本來每接一個補習時,我的目標是幫助那位學生找到溫書的樂趣。找到方法十分重要,我不會只顧考量成績提高多少。可是,由於這些中一生本來成績處於下游,溫書動力比想像中弱得多!溫習班上因為缺乏溫習氣氛,因此每當要求他們做練習時,他們的態度就會變得十分惡劣。
第一次面對這些情況時,我感到束手無策,這使我因為心急而說出違背自己本意的說話:「你們再唔溫書就升唔倒班!」「你咁樣點會及格?」這些都是老師家長常說的話,而這些話只會再打沉他們溫書的動力。這時真的感受到,在這社會中生存,無論學生或老師,少一點正念都會被四周的觀念、氣氛拉著走。
我的母校向來因為生命教育和校風良好而受外界讚賞,不少舊生畢業後也說我們的學生相對「純」。可是,今年的中一生給我的感覺,好像更強烈地受媒體和朋輩影響,排擠、罵戰、操一口流利粗口等情況越來越多。雖然在這個年紀出現這些情況十分平常,但我觀察到,不少「乖」學生也被這些「潮流」影響。我的學生中也有幾個跟我說:「我小學時成績很好,操行很好,不知為什麼上到中學就變得不乖。」我跟我媽媽和其他同修談過這問題,發現這些學生十分渴望被朋輩認同,因此覺得不說粗口就會被排擠。
記得自己升中時,身邊同學也有說粗口的,當然沒有現在的情況差。幸好,當時經常與僧團修習,也因為不想別人對我失望,因此有能力抗拒一些感覺不太對的行為和話語。也幸好當時大部分同學比較單純,因此沒有太多排擠等的事情。看到現在的中一生,我在想,如果他們身邊有多些比較「正直」的人,或者有多一些覺知傷害性行動會帶來痛苦的人,情況會不會不一樣呢?
我們修習的人,除了不令自己掉入不必要的痛苦中,也要成為身邊人的支持。我們要幫助他人知道做回正真的自己時,是會有人欣賞的,不必隨波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