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參與一個網上工作坊,恰逢當天是佛的成道日,同時也是美國總統宣誓就任的日子。在古今這麼重要的日子,誤打誤撞的被安排與大家結法緣,實感榮幸。課堂中,跟大家分享以前就讀佛學院的點滴。那時候的學院生活,早上一起身,就得面對分秒必爭、充實且密集的流程。有時需要在指定的時間,完成執事以及出坡任務,晚上也有一堆作業等著。當時唯有減少睡眠的時間,才能勉強完成作業。幾乎每天都是一副睡眼惺忪,睡不飽的樣子。日子過著過著,慢慢對學院那種充實又緊繃的日子,開始感到疲倦,想打退堂鼓,更想打包回府一走了之。
退卻的心,使到態度由原本的任勞任怨,漸漸轉變為不任勞也不任怨。猶記得當時院長開示,提醒我們未成佛前,先學做眾生的牛馬。現階段只是少睡一些,吃苦當吃補,耐磨而堪能,為以後的眾生而學習,多培養自己,將能成為庇陰眾生的大樹。一路走來,幸得善知識不離不棄的嘮叨與叮囑,雖然現在還是跌跌撞撞,但已訓練到,跌倒了再爬起身,拍拍灰塵繼續前行的那份瀟灑。
藉著回憶佛學院的日子,讓我們把日子再往後退,回到佛陀在兩千多年前,初成道的那時候開始追憶。在《增壹阿含經》的〈高幢品〉第五經說到,佛陀成道後,首先想要度的是兩位教他禪定的老師——羅勒迦藍及欝頭藍弗。而天人告訴佛陀,說兩位老師分別於七日前及昨日過世。佛陀接著思惟,之前跟隨自己苦行的五位比丘,應該前往為他們說法,令他們聞法而得解脫。在佛陀前往五比丘的住處——波羅㮈仙人鹿園時,遇到優毘伽梵志,此外道梵志遙遠望見佛陀相好光明,容光煥發如日月,上前詢問佛陀依止何人出家修道?所習何法門?由何處來,欲往何處去?佛陀告訴優毘伽,自己是超越所有眾生,無師自悟的解脫者。但優毘伽聽了佛陀所說,不相信並搖搖頭,揚長而去。
佛陀繼續前往波羅㮈,尋找五比丘。是時,五位比丘遠遠看到佛陀走來,覺得佛陀是已經捨棄苦行,不再精進修道之人,彼此相約不要熱情恭敬的迎接佛陀,也不要跟佛陀說話。豈料當佛陀走近他們,他們似乎忘了彼此的約定,紛紛起身,熱情恭敬地相迎佛陀,有的鋪座、有的取水。
佛陀輾轉為五比丘說苦、集、滅、道等四聖諦,由人生的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蘊熾盛等八苦,到了解貪愛是使苦形成的原因;貪愛的止息時,也是苦迫的滅除,八正道是滅除苦迫的方法。雖縱情欲樂是凡夫的行為,但無意義的苦行,也不能為修行者帶來解脫。兩者都是極端的,修道人應該遠離此二極端,而趣向正覺解脫的中道,那時正見乃至正定。
在這個佛成道日,祝願還在五濁惡世的眾生,早成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