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許多年前,與一位友人跟隨一班善信,到大嶼山去「供僧」。那時才知,原來大嶼山上,有許多出家人獨自居住,守著一所「精舍」或居所。我們當日就帶備一些食品、利是等,供養他們。那時我問朋友,出家人獨自在這裏生活,日常都在做些甚麼呢?
朋友似乎覺得我的問題很無聊,白了我一眼說:「不就是修行吧!」我無法滿足於這個「誰不知母親是女人」的答案,只好再追問下去:「那修行即是做甚麼?是一天到晚在打坐嗎?還是獨自在耕種、生活、讀經、禮佛,就是在修行?」
朋友也似乎答不上來,只好沉默不語。
參加完供僧活動,我對「修行」這概念念念不忙,卻又不明所以。終於在近日,讀了一位外藉禪師艾滋拉‧貝達(Ezra Bayda) 所著的《平常禪》(Being Zen : Bringing Meditation to Life)一書,才讓我對「修行」的真義,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修行乃是:不再相信那些似乎早已根深蒂固的反應就是我們自己。」禪師如是說。
那甚麼是「根深蒂固的反應」?我們又有哪些「根深蒂固的反應」呢?
其實,生而為人,不管生活情況如何,如果細心觀察一下自己的內心,會發現在心理底層,總埋藏一些焦慮不安、恐懼憤懣。我們抗拒、或不願面對這些情緒,於是有些人,用娛樂、逍遣、忙碌來逃避困惑;有些人,用掌控策略,企圖維持外在世界與內心的秩序;有些人,透過滋養討好別人,尋找內心的安全感,讓自己感覺被需要、被讚賞……
可惜,無論採用甚麼策略,內心深處的焦慮與恐懼,仍然揮之不去。每個人的人生,仍然是不受控制的,因為,沒有任何外在事物,會真正依循我們的主觀意願去發展。
因此,我們的情緒,仍然飽受困擾,因為,現實與期望的落差,實在太大了!
中國有句老話,「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其實,就因為我們內心,總有一個「意」(意念),所以才有「不如意」,如果從一開始,內心根本就沒有「意」,那又何來「不如意」呢?
所以,修行一開始,是先客觀地去觀察自己的「意」:「我在想些甚麼呢?」、「我的念頭是甚麼?」、「甚麼樣的想法做成我的不快樂?」
覺察自己的意念/念頭以後,便會發現,其實種種情緒困擾,與自己對人與事的期望,或自己的信念系統有關。
例如,我受到下屬的不禮貌對待,感到不快,因為,在我的信念系統裏,下屬「應該」是對上司有禮貌的;而同時,如果上司對自己不禮貌,那個不快可能沒有那麼大,因為自己從沒期待上司「應該」對自己有禮貌,上司對自己有禮貌,那當然最好,但沒禮貌,那也只好接受。
所以,我們透過覺察自己對當刻的情緒反應,就能檢視自己當刻在思考些甚麼,透過檢視自己的念頭,就會看到自己的信念系統/期待。
因此,只要願意改變自己的信念系統/期待,不再認同於自己當刻的想法,情緒反應自然便有所不同了。越能看清自己腦內的念頭,便越能放下情緒包袱。
又例如,我們近日面對疫情,內心一定常感焦慮。其實,焦慮並非源於發覺事情無法掌控,而是源於「發覺事情無法掌握控,但我又渴望掌控。」反之,當我們接受了,外在世界根本是無法掌控,這根本就是生活的本質時,我們的焦慮自會大大減輕;當一旦明白了,只是自己「渴望掌控」的念頭引發焦慮,只要把這念頭標示出來,內心便得到放鬆了。
所以,「情緒」其實是「思考」的產物。檢視腦內念頭,理解思考的盲點與誤區,便能讓負面情緒減輕,甚至消弭。我們無法要求自己不產生負面情緒,但可以在負面情緒生起時,重新檢視自己的思考角度,讓負面情緒不致擴大,不致導致我們去製造更多惡業,「修行」就從這裏開始。
因此,禪師在書內說:「修行令我們與『煩惱』的關係變輕鬆了。」我們不再盲目地認同煩惱,而是遠距離地去檢視煩惱。當煩惱不再煩擾我們,煩惱就自然消失了。
也有些人以為,「修行」就是安然地在那裏「靜坐」或「禪修」。其實,靜坐/禪修的目的,是讓我們在一個暫時摒除外界種種干擾的時空中,靜下來,安住於當下。靜坐時更能覺察自己腦內川流不息的種種念頭,更可以讓自己充分體驗所引發的種種情緒。當下的覺察,便能讓我們認清,種種情緒煩擾,其實無非來自自己的信念/期待而已。
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會抗拒這些負面的情緒反應,但越抗拒,這些情緒反應只會越發厲害;例如,我們因受傷害而被激怒,而我們往往會因為不喜歡被激怒的感覺而更感憤怒,又或冷靜過後,因自己發怒時的作為而更感愧疚,由氣別人變成氣自己;負面情緒一浪接一浪,無非都是源於不接受自己最初的負面情緒。靜坐正提供一個機會,當感覺到這些負面情緒時,嘗試去面對、接納,繼而以善意、寬容、慈悲去撫平它們。理解情緒無非是思考的副產品,便能擺脫情緒的主宰,透過重新檢視自己的思考/信念,而得回情緒的主導權,不再受情緒操控,盲目造業。
所以,「修行」就是通過切切實實回到當下的身心體驗,認清我們種種念頭/信念,如何建構自己的苦樂人生。當我們真切看到,這種種念頭/信念,怎樣帶動情緒,造成人與人間的種種界限與疏離時,我們亦毋需抗拒/批判自己,因為這些都是我們從年幼,甚至無始以來,在無意識中學習得來的,而把這些念頭/信念傳授給我們的人,他們自己也一樣是從年幼甚至無始以來,從無意識中學習得來。所以,我們只需視這一切,其實都是修行的道途,是我們人生進化所必經,不把情緒反應看成人生的災難,只將之看成人生的局限,並把種種情緒煩擾,視為當下思考實相的契機,便能明白修行的真正意義——讓痛苦變成導師,療癒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