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px
x

「打成一片」的修行生活──明海法師談「禪心三無」(三十二)

(續上期)
 

再回過頭來看中國禪宗叢林的生活,我們就知道,叢林修行方式的那些道理和內涵非常值得我們體會。在叢林裏面,方丈是領導,但是這個領導,他每天要和大家在一起,勞動要帶頭,吃飯在一起,念佛在一起,打坐在一起,一切都在一起。一般人以為,領導是首腦,他管抽象的東西,管命令。他下命令,做導師,坐在那裏不動來指導大家就可以了。但是在中國禪宗的傳統裏,方丈是要與大家打成一片,而且禪僧的修行是完全融化於日常的生活勞動裏面的。在古代禪宗叢林裏,方丈每天或每隔幾天都要上堂說法,禪僧們在地裏勞動回來,把身上的灰拍一拍,手上的泥巴洗一洗,就到法堂裏面跟開了悟的方丈討論,討論那些在我們現在看來最抽象、最神聖的問題。過去的方丈都是開了悟的,現在就不一定。

當然也有很多時候,師父就在勞動中說法,在福建一帶,還一起摘茶,摘著茶葉就突然向弟子發問,或者一起除草、推車甚麼的。有一次,—個開了悟的弟子推著車要過去,他的師父伸著腳擋在那裏不讓他過去,弟子說:「師父,您把腳收一下。」師父說:「已展不收。」腳伸出去就不收回來了。弟子就說:「已進不退!」推著車就過去了,結果把師父的腿壓傷了。但師父也不是好惹的,到了晚上,上堂的時候,師父拿出斧頭說:「白天把我弄骨折的那個人出來,拿腦袋過來!」徒弟真的就把脖子伸過去了。真的,那時候師父要給他一斧頭,他也是很樂意的,但這樣師父也就沒有給他一斧頭,所以他的脖子還沒有問題。

還有一個禪師在地裏割麥子,到吃飯的時候,寺裏會打鼓通知,他聽到打鼓聲,就哈哈大笑,把鋤頭一扔,轉身就走,和他一起勞動的人都很驚訝。百丈禪師知道了,說:「你們不曉得,他開悟了。他剛才聽到打鼓就開悟了,這是觀音法門。」

百丈禪師還有一個很有名的故事,也是與勞動有關,叫做「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百丈禪師享壽九十多歲,在他九十歲時,弟子們心疼他每天勞動很辛苦,就把他的勞動工具收起來了,以為工具收起來後他就沒法勞動了。收起來以後,老和尚是不勞動了,到了要吃飯的時候,他不吃,說:「我今天沒有勞動,所以不吃。」弟子們沒有辦法,只好又把工具還給他。你們看,在寺院他本來是精神領袖,但他完全是跟大家打成一片的,要勞動都是一起勞動,這種境界就是消融了一切對立——精神與物質、頭腦與手腳、主觀與客觀、過去與現在——的一種當下的生活,當下的解脫與自在。

中國這片大地適合於行腳,山好,水好,幅員遼闊,在這片天地裏行走,山水就是最好的老師。看巍巍的高山,聽潺潺的流水,這些都是悟道的因緣。

回想祖師們修行的方式,能給我們很多啟發。今天的人離大自然越來越遠,我們同自己生活在其中的這個世界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而且現在大家的思想感情都受抽象的東西影響,我們都生活在符號裏面,人和人交流通過手機、通過網路,買東西可以上網,也不用去商場了,有人在網上談戀愛,都不用見面了,還有人在網上成立家庭,我聽到都很詫異。生活已經符號化了、抽象化了,越是這樣,就離我們的本心、真心越遠。因為真實的「我」離不開大自然,離不開生活,離不開周圍的人,離不開周圍的一切,所以禪僧的修行生活是開放的,這也是大乘佛法的精神。大乘佛法的修行就是開放的,就是我們師父所說的「將個人融化於大眾」,大眾就是眾生。一個大乘佛法的修行人,他的心是敞開的,向社會、向眾生敞開,與社會、眾生同甘共苦;他雖然是敞開的,但也不是隨波逐流,他有自己的主張、自己的願力和自己的智慧,他有一個不能被眾生動搖的自己的天地。

這是禪僧的行腳生涯帶給我們的啟發。

——2003年7月24日於河北蒼岩山景區對第十一屆生活禪夏令營營員的開示

(完)

訂閱
通知
guest
0 評論
Inline Feedbacks
查看所有評論